谈美术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时间:2022-09-20 02:08:21

谈美术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生命化教育的新课题面前,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层次和境界,努力具备深厚的专业素,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亲和力,才能真正担起教育的重任。美术生命化课程资源教师开发叶澜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生命化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一切以生命为中心,一切为了生命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将“主人”地位还给学生。在生命化教育的新课题面前,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层次和境界,努力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亲和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的重任。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教学离不开资源,自古就有之。吴刚平教授在谈到生命化课堂资源时说:“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还说,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外在物化形态有: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练习册、考试卷、音像资料等;内在生命化形态包括:师生的经验、感受、理解、创意、问题、困惑、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网络是我们采集美术生命化课程资源的主渠道之一,可供的资源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并非一切资源对教学都是有用的。“搭在篮里都是菜”,有的“菜”花里胡哨,但并不包含多少真金白银。盲目、不加选择地采集、利用资源劳神费力,做的是一种无效的劳动。我们对课程资源的正确态度是扬弃,是筛选,大力开发生命化课程资源,坚决摒弃华而不实的东西,还其生活化、科学化的本来面目。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机械、沉闷、陈旧、程式化的美术资源已很难激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成为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生动、鲜活、有生命力的、对儿童成长成才有帮助的、与时代同步的生命化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青睐。教师必须面对生活,放眼世界,去发现和挖掘有生命力的、新的课程资源。

生活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显而易见、眼睛看得见的资源,我们称之为有形的或显性的那些资源。大量的无形资源,藏匿较深,并不显山露水,容易被忽略,需要我们让其露出“庐山真面目”。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美术生命化课堂取之不尽的源泉,艺术学科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质,她是对各种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也是人文关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用生活的经验参与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和了解五光十色的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在接受自然美熏陶的同时,使之为创造艺术美打下基础。如迪斯尼乐园中的游戏项目飞越太空山、海洋公园、探险世界、摩天轮、美国小镇、烟花表演等,都是既新颖又有趣的资源。生活中会有许多使人难以忘怀的事,如与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学途中看到的车水马龙,赶集天的农贸市场、休息日放上蓝天的风筝,等等,这些生活片断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最佳题材。发现与挖掘要避免舍近求远,把视线对准教材,以教材为基准,又不拘泥于教材,或增添或删节,或变化或更新,加大深度,拓展外延。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参照,向其它学科、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拓展和延伸。

我们还应该尝试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嫁接。如在初三《熟悉的旋律》教学导入中,我试图从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入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由诗歌、音乐、舞剑的旋律自然过渡到绘画的旋律,使学生受到了艺术的通感教育。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也是美术生命化课程资源的补充。太仓文化底蕴丰厚,名人甚多。我国现代舞的鼻祖吴晓邦先生多才多艺,既是舞蹈家,又是书画家、教育家,一生成就显赫,就是极好的生命化课程资源。可见,生命化课程资源并不是什么纯理论、深奥神秘、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的教材、环境、内外部教学硬软件以及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之中。

构建生命化教育,教师必须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长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才会让教育充满生命的张力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也是重要的生命化课程资源。生命化教育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上《多变的颜色》一时课,我首先引领学生欣赏人们衣服的色彩、住宅的色彩、饮食的色彩等,让学生走进色彩,沟通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服装色彩、装潢色彩、饮食色彩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千变万化。我通过观察比较,互动讨论,让学生们认识色彩,懂得什么是三元色,什么是间色,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还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心理体验,学会通过绘画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情感与音乐的认识,红色象征热情,蓝色象征宁静;浅蓝犹如长笛般悠长,深蓝好似大提琴的宽厚等。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它肯定人的天性,肯定人的独特性,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在强调个性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人的生命,抹杀个性等于在抹杀人的生命。初中学生的美术起点和基础差别很大,有的学生造型能力差,绘画作业往往不尽人意,但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意。在设计钟表、用废旧材料制作雕塑与家具时,突发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在《材料的新生命》教学中,我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大展才艺。他们利用毛线、电线、瓶盖、纽扣、废纸与麻绳等材料制作的猫头鹰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事业正未有穷期。教师对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思考,以至开发利用,是一场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上一篇:浅谈小学古诗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在磁性课程中尽显创意美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