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讯通平台实施电话家访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9-20 01:10:04

基于校讯通平台实施电话家访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家校联系;校讯通;电话家访;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27―01

校讯通在教育系统内构建了一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时的、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平台,它架起了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校讯通电话家访成了农村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一种便捷手段,善于家访的教师都十分重视电话家访,电话家访已成家校共育、和谐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电话家访,要在访前准备充分

作为教师,首先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以家校共同育人为目的,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访前要细心观察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建立学生档案,做好家访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路途安全,以及学生的家庭地址、家庭类型、家庭结构、父母年龄等,都要充分了解。和家长谈什么、怎么谈,通过谈要达到什么效果,必须做出预案。要像备课一样准备,要像上课一样实施。访后要和同事交流,并进行自我反思,成功的还要写成案例或教育故事。电话家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但还要考虑家长的因素,附带着对家长做教育理念、方法、知识等的引导。谈及学生的发展情况时必须是比较具体的、呵护的、动情的、科学的,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客观而全面的。要通过电话家访,让家长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关心,让家长体会到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家的宝,也是学校和老师的宝。作为家访的教师,要让家长通过电话家访被你的敬业、担当、爱心所感动,要让家长经过家访理解理解你,支持你,佩服你。

二、电话家访,要在语气上和蔼可亲

作为教师,开始通话要亲切问候,道声“辛苦”,然后问问家长家里眼下的情况,便于切入正题。进入正题,必须要夸孩子,万不可开口就告状,电话里告状,惹得家长丢面子、不高兴。说起孩子的问题,更不可居高临下,一副教育者的架势,像教育孩子一样教育家长。电话家访,目的在于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学生调皮、捣蛋,出了问题,不单是家庭的原因,也不全是学生的问题,教师要首先找出自己的原因。电话的内容可以简简单单,但语气一定要和蔼可亲,要做到说话有意,润物有情,话后留想,要让家长觉得和老师说话是一种心灵的约会,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是一场情感的交流,绝对不是又让老师“教育”了一顿,又让老师给“上”了一课。如果教师的电话亲切、恰当、及时,就不一定全是教师打给家长,还有可能吸引家长和学生给教师打电话。

三、电话家访,要从细微处给予关爱

爱有多深,教育就有多美。在新课改革背景下,教师电话家访,应注意育人。多给学生欣赏的目光,多给孩子耐心和爱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能给学生所需要的价值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家长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电话家访,多给学生以欣赏的目光,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是很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电话家访,应在细微处给予学生呵护,应有一种浓浓的人情味,一种亲密而又真挚的关爱。不论是给家长报喜,还是和家长说事,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候,教师主动打电话往往会在无意间让家长和学生产生一丝温暖,教师在学生困难时投下的一缕阳光,或许真能让某个生命灿烂一回。

四、电话家访,要根据实际和谐沟通

农村家长不是在家务农,就是在外打工,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回到家里还要忙活家务,只有到晚饭过后,才坐下来休息。家长越忙,学生的家庭教管越容易出问题,所以,晚饭过后正是教师用电话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时机。这时,如果教师带着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在一句辛苦了之后和家长沟通,往往会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尤其是对学困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教师应尽量挖掘其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进步以及缺点,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充满信心使家长形成多忙都乐意与教师交流,越是学困生的家长越愿意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局面。

总之,电话家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家校统一,让沟通每时每刻, 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关爱中健康成长。它既方便又快捷,作为教师,电话家访前千万别忘了事先通过孩子或是用校讯通短信提前预约,然后再致电家访。这样,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基于课程标准的专业支持行动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