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时间:2022-09-20 01:06:53

略议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摘 要:经济科技档案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经济科技档案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但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信息化缺少相应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性较差等。针对这些情况,为促进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就要建设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工程,并大力培养相关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经济科技档案 档案信息化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10-02

经济科技档案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经济科技档案工作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今信息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随着高校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 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经济科技档案,这些承载着大量信息的档案,储存了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了信息保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无形资产,在推动科技更快转化为生产力上的作用愈发明显和重要。

完整、准确、系统的经济科技档案记录保存了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信息,是科研工作的全面真实的反映。高校做好经济科技档案工作有助于科研工作的发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科研档案记录的科研项目的推广和利用更是对加快科技队伍建设和普及人们的科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新方向

在科技信息化时代,随着跨学科、交叉学科经济科研项目的增多,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服务范围已经更广泛,服务内容更丰富,早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理工学科,而是涉及到社会学、管理学及社会技术等领域。比如,涉及到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在做各类统计、调查及监管时需要运用到社会学及社会工作学知识,形成的大量报表、数据表、登记及统计表等,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是对社会经济科技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记录,也是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

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的平台及载体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并不是只有纸质文件才能作为档案。在经济科技活动中,文件、图纸及众多信息、数据,不只在纸张上出现,而是更多的记录在OA、CAD、ERP、PDM等管理系统中,而一些三维、动态与多媒体信息数据则记录在电子资源中。形成的电子档案要比纸质档案的容量更大,保存更方便,数据传输也更加迅捷。虽然电子档案存在着纸质档案不会产生的一些风险,但总体上利大于弊,电子档案占据档案工作主流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信息技术作为档案工作管理的基本平台,研究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及理论,已成为档案管理发展新趋势。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经济科技档案工作不仅要率先进行信息化管理研究和实践,更应走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列。

3 经济科技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经济科档案工作就表现出什么水平。高校科技档案工作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科技档案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较缓慢,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还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缺少保障

搞好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完善的发展环境,但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下,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缺少相应的保障,且存在很多技术障碍。

(1)行业标准相对滞后。较经济科技档案具有的专业性、多样性的特点,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显得相对滞后,部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分类方法、管理办法还是21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尤其一些前沿新兴的科技项目档案信息化的流程、标准不明确,使得一些研究方向比较新兴的领域的高校等科研单位在中国档案分类里面找不到具体的分类标准,只能根据国家学科档案分类方法结合研究领域自行制定标准进行分类。标准的制定滞后于科技科研发展的速度,影响了档案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资金保障不足。相比于一些大型企业及时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经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升级,高校在资金投入上显得滞后且资金不足。对于高校来说,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购置相关价格不菲的电子设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发需要的较长周期、维护信息化设备及对信息网络安全的维护还都需要大量资金。可见,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资金不足是一大问题。

(3)缺少高素质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在经济科技发展上更是如此。经济科技档案信息化进程缓慢,主要还是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法规制度上的缺失,管理标准的滞后,网络安全的维护不足,都可归结到人才不足这一点上。要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经验以及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要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则需要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操作上的复合型人才。但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的形成需要学校的培养和自我学习综合历练。而我国技术发展水平本就相对滞后,对科技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滞后于国际教育,因而在面对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问题时,就出现了一时的人才短缺现象。

3.2 信息化安全性较差,信息管理缺少系统性

档案行业需要永久保存大量的数字信息,因此,档案存储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但当前的存贮介质都是有一定寿命的。目前还不具备永久保存档案的技术和设备条件。

信息网络安全性较差。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需要完善的计算机技术支撑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难免带来计算机病毒,也少不了竞争对手的技术间谍对信息的窃取以及电脑黑客的攻击等非法活动。当前,具有较完备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还不多,科技成果档案的自动化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都有各类大小型计算机,但还未全部应用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尝试应用网络在线归档管理和在线查询检索服务,但多数服务系统相对简单,具有较大访问承载量的更完善的系统则寥寥无几。所以,总的来看,经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还缺少系统性,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其进程也较缓慢。

上一篇:浅析高校学生工作官方微博的构建对策 下一篇: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教学中如何贯彻“适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