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园丁

时间:2022-09-20 01:01:55

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园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从狭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孩子,从广义的角度说是不同的家庭,由于时代赋予了他们的不同的特点,我们也要适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高材生走出校门后不一定都能出人头地,所以,学校并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地方。

我接触了很多届学生,觉得专业知识只有深度和广度的微弱变化,但是每届学生心理的不同变化却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如果在教学时留意到这些因素,我们的教学能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我们的学生能更顺利地走好以后的路。

一、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与人交往的能力并不是学校教出来的,也不是高中教学的中心,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这不仅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个人发展,而且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

工作之初,我并没有留意到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教学有多大联系,他们见到老师充其量就是脸红紧张,没有老师时,也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然而现在,课堂上的小插曲使我感到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如此重要!有一天,我在课上叫起几个学生订正前一天作业的答案,这也是我抽查作业完成情况的一种方式。当我叫起一个女孩时,她低着头站起来,什么都不说,我一看,这是典型的没完成作业的表现啊,接着又问了一句:“做作业了吗?”她还是没有回答,我立即做出惩罚的决定――抄写课文!那女孩一句话都没说就坐下了。放学前,我的桌上放了抄好的课文。

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半个月后和另一个学生的谈话让我对我当时的决定后悔不已。她的好朋友告诉我,那个女孩一直都很怕老师,不敢和老师对视、说话,其实那天她完成作业了,由于课上被突然叫起来,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我后来的追问使她更加害怕,宁可接受惩罚,也不为自己辩驳。我还了解到每一次那女孩来我这里背课文后手心里都是汗,回去后得半天才能缓过劲来。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总有几个学生拖到最后背课文,原来还有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我一直都责备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既惹得自己生气又让孩子受了不少委屈。看来还真得多方“调查”,才能“下结论”啊!

二、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帮助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每天我们和学生相处的时间会超出他们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在校的时间里,他们会暴露出许多家长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发现、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这些问题;另外,越来越多的家长跟老师诉苦:“请您帮我们说说他吧,我们的话他听不进去!说多了他就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日益薄弱,然而,这也反映出由于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教师的指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有说服力。

三、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

过去,老师就怕遇到不想学习的学生,现在,老师又怕遇到“太”想学习的学生。有些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每天都抱着课本,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而看到这种成绩,他们又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绷紧的橡皮筋只会松懈掉或者断掉。我遇见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有的晚上睡不着觉,有的考试时哆嗦,有的考完后大哭,还有人甚至出现咬手指等极端行为,所以,现在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学会放松。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活动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作为园丁,如果希望看到盛开的鲜花,一定要细心地对他们进行呵护,愿我们的花园越来越令人赏心悦目!

上一篇:祥林嫂的“反抗” 下一篇:浅谈课堂突况的应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