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生态化研究

时间:2022-09-19 10:22:08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生态化研究

摘要:文章以生态学原理为研究基础,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内涵,呼唤构建整体和谐、互动共生、崇尚自主、开放发展的生态化听说课堂。这种英语课堂生态观是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的,它呼唤摈弃程式化、教奈化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151-03

随着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不断的完善,一门新兴的教育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它让我们得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关注教育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教育的思维方式。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是以教育的“终端”――课堂这一教育微观小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前提的。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对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有益的研究。然而,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英语课堂尤其是高职英语课堂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简直是凤毛麟角。鉴于此,笔者首先探讨了生态化高职听说课堂生态的内涵与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思考和探索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生态

理解“课堂生态”内涵的前提与基础是“生态”内涵。基于词语释义和学科界定,“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孙芙蓉、谢利民,2006)。外语教育关注外语教育中的“生命”与“关联”,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多庞德(Pon.der,G.)和伊尔(Doyle,w.)(1975)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课堂生态的“生”既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学生”,“态”是指形态、样子。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生态是课堂生态的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在学校中被用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传承、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广义的课堂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黄远振、陈维振,2008)。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课堂”意义。

课堂生态系统由课堂环境、学生和教师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与教师是课堂生态的主体,作为课堂生态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环境与课堂主体之间存在多维关系。师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课堂环境与师生之间是环境与人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特有的有序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完整的课堂小生态(黄远振、陈维振,2008)。外语教育课堂生态研究注重课堂生态的完整性、协调性、共生性,遵循演绎的思维方法,具有有效的研究方法与针对性很强的研究对象,这些都值得借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三大层次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价值日益凸显,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尚未成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必要运用课堂生态学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二、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特征

(一)崇尚自主、以学生为本

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学实践中的诸多任务与活动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将传统的“单枪匹马式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便确立了合理的师生生态位。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技能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在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地调控学习方法和进度,自主地利用学习资源确定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英语知识的构建。英语学习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意义的构建过程。

(二)交往互动、互利共生

在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依托和条件,任何一方的生存状态都受另一方的影响。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完成。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意见又有助于教师修改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并使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和信息。学生的成长又依赖于教师的教育,而教师的教学价值因学生的发展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交往互动、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

(三)相互关爱、整体和谐

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作为微观教育生态系统始终以完整的形态发挥着英语课堂的育人功能。各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和谐体现了它的和谐性,如师与生的和谐,课堂环境与师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中师生彼此促进、相互关爱,并与课堂环境融为一体共同和谐发展。

(四)动态多变、开放发展

作为一种生态系统,高职英语听说课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开放性和动态性。要想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必须通过与外部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因此,生态化的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立体的,是与时代同步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的大课堂中汲取养料,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提高自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内涵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它主要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生物因子包括教师和学生,非生物因子主要指课堂环境。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互为参照,有机联系。以教师为参照,学生形成了学生生态群体,在其内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联系。课堂生态环境从总体上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趋势和生存状态,而前者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保持或改造着后者。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因此,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多维生态因子相互作用、交往循环的生态过程,而不再是简单的“教一学”关系。由各生态因子相互依赖、互惠共生所形成的和谐、有机、自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就是“生态课堂”。高职英语听说课优化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将英语听、说教学融合在一起,创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就是要使课堂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学生、教师)之间、生物种群与个体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协调统一、高度适应的状态。

四、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策略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自主开放、生动和谐、蓬勃向上的课堂生态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极其重要,因为高职英语听说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传承文化、促进品德个性成长、发展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场所。如果缺乏一个健康的生态化课堂,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将无法顺利完成课程本身的任务。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因为它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口语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促进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并利用协同进化与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听力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利用多媒体语音室设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选取大量丰富的听力教学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收听,并调整听的方法和速度,以“精听”为主,“略听”为辅。笔者可以通过监听、单独对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按call键呼叫教师。在安排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收听之前,笔者还通过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熟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关图式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听的时候就能做到“有备而听”,大大提高了听力学习的效率。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确立师生合理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王加强、范国睿,2008),它是物种发展生存的基础。在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中,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则消极被动地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生机(刘凤杰,2006)。同时,不同学生个体由于各自的性格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各自所处的生态位也各不相同,语言基础较好、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关注;相反,基础知识较薄弱、不善交际的内向型学生则在课堂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每次有2名规定发言的学生,通常都是从班级中发言不太积极的学生中选择,和2名“主动发言者”,这样既能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口语练习的锻炼,既照顾了“点”,又保证了“面”。此外,笔者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二人小组学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个人演讲”等形式鼓励每个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胆怯时,适当进行纠正和帮助,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笔者尽可能给予理解、赞扬和欣赏,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而是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互相促进、平等交往。通过优化师生生态位,课堂生态呈现出民主和谐的新气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最终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听说能力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优化课堂生态环境

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如物质环境,包括光线和照明、教室的颜色和温度、教学设备、座位编排等;规范环境,如各类管理规章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学习风气、班级规模等对于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安静,座位可以移动,并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等都直接关系着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形成。

(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加强学生问和师生的交往互动

笔者在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更新知识,因为当今的高职学生信息来源丰富,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如在组织讨论“世博会”、“房价”等话题时,不少学生发表了有见地的看法,师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作为互惠共生的两个生态主体只有加强正向互动和交流,才能彼此促进、获得共同发展。在加强信息和知识交流的同时,师生的情感交流也十分重要,因为教师亲切严谨的教学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自信乐观的精神都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交朋友,使自己的思维保持了活力、跟上了时代潮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五)形成开放、实践的语言学习环境,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语言情境,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式的高职英语昕说课堂很容易产生教育生态中的“花盆效应”――在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课堂中,教学内容从书本到书本,与现实生活脱节,形成闭锁式小循环(姚庆春、易申君,2008)。而高职英语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工作实际和日常生活设计情景,如模拟酒店接待、旅游购物、求职应聘、商务谈判等,并通过看英语教学片、听英文歌曲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感性认识。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和英语节、参观实习等课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笔者还鼓励他们与英语国家的学生上网交流,选择优秀的互联网站对学生进行听力、发音等方面的训练,利用多媒体课件努力为学生创设逼真、生动的语言学习情境。

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英语教学特殊目的的需要,也是宏观教育潮流的需要。探讨英语课堂的生态化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平衡各种生态因子,优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结构,从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谐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总之,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符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使课堂成为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综合循环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人与环境、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基本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

上一篇:游戏教学法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地籍管理教学中克服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