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刍议

时间:2022-09-19 10:10:10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刍议

摘 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当前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其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业教育的要求,其中尚未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是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大桎梏。为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进程,要汲取国内外成功经验,挑战旧有模式和革新传统理念,创新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积极培育创业师资队伍和推进创业保障制度建设。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内容体系、理论(思想)体系、课程体系、实施途径(方式)、师资队伍体系、评价体系、保障制度体系等,然而就其教育的体系各方面发展现状而言,目前尚欠完善。因此,要在高校更有效率和针对性地实施创业教育,当务之急在于汲取创业教育在海内外成功发展和建设经验,努力推进体系完善和资源环境的丰富与优化。

一、旧有的教育理念需要革新

清华大学曾经就大学生创业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未能达百分之一,而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一般占二至三成。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高校不能固守旧有落后的教育理念,应思革新,以避免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1.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由于高校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区别,其人才培养仅仅局限于应用技术型或科研型等。然而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需要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富有创业意识,包含创业知识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融入我国高校总的人才培养体系。

2.确立恰当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一般来说,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来说,要确立恰当的目标和定位,不仅涉及新型高等教育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吸收、融合和创新,也关系到能力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倾向的选择和培养对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升和个性能力拓展等。创业教育应当归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同时又应当是职业教育外延的扩展,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应当是其主要目标。而针对特定行业和专业背景影响下的创业者,应该特别注重培养技术转化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在创业过程中的运用能力。

二、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完善

1.借鉴国内外经验,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创业课程体系

综观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创业课程设置不灵活、课程内容不丰富、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关联性弱等问题,已成高校创业教育推进的桎梏。美国高校建立了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体现整个创业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将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大类教育、学科教育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多样和丰富的发展。教育部近年多次下文要求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课程内容逐渐融入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中。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体现内容全面,丰富多样,同时还应该加强创业大类课程和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相互浸透。另外,我国高校应当在借鉴海内外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编写适用于我国各层次高校各自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一整套实用的创业教育教材,使课程具有完整性、指向性、针对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实现创业教育活动与具体学科专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的紧密融合。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包括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管理专家、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官员及成功的创业者,以增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实效。高校要体现创业教育新教育理念的价值,当务之急是要从多渠道、多维度去探索和开发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完整而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学,充分发挥创业教育所应起到的作用,助推大学生创业。

2.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努力实现由“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要在高校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并使其更加高效,还必须坚持在高校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中融入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内容。江苏省在省内多所高校中遴选出数批次的“创业教育示范校”,这些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已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开设了各类型多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努力推进“两个课堂”互相渗透和互相交融,促使学校在教材编写、出版和完善方面下功夫,同时修定和调整扩展培养体系内涵,在专业教授和学习全阶段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当然,高校还应该转变旧有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例如:采用“以激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育,致力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向学生的主动学习,努力推动和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三、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亟需扩充

目前众多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仅有创业理论课教师和创业实践导师,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如创业咨询师、创业者、创业成功人士等类型的师资亟需纳入其中。据相关统计,美国Silicon Valley(硅谷)地区六到七成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组建的,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自20世纪90年代起平均一年建立百余个新企业。这些企业一年雇佣员工达到百万之众,带动地方就业和创造经济效益的效果显著,销售额每年一度超过两千亿美元。部分大学甚至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这使得高校教师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培养方式成效显著。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多半是由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半专业教师构成的,通过短训之后即作为学校创业指导教师。有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必然导致出现“缺乏创业经验的教师在教没有创业欲望的学生”的局面。就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高校应着眼长远,致力于培养兼具创业理论和实践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业师资既要懂创业理论又要懂创业实务,同时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或邀请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到校授课。

四、创业保障制度建设需加快推进

我国高校当前亟需建构多方参与和互动的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融资、政策法律等机制,以引导、规范、激励和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1.相关机构积极出台“惠创措施”

构筑整体协作优势、整合学校各机构有利于创业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扫清制度障碍。地方政府要加快研究和制定利于创业的法令、条例等,为大学生微小企业申请和注册企业等创造便利条件。政府、企业、学校、银行等机构或可“多方互动”加快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具有潜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如银行可设立“创业小额贷款、商业贷款”,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担保,以打通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提高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利用率。校企高度合作,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推动技术转化。

2.积极营造氛围,引导舆论

高校要多措并举,营造和烘托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落实政府社会和高校等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以减少成本和创业门槛。近年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在对北、上、广三座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近千名居民所做的调查中,发现近七成受访者担忧学生创业利在提高能力,弊在眼高手低,近三成受访者担心创业教育会使大学生的学习会受到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创业存在众多偏见,目前尚缺乏激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因此,政府、高校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在社会中营造一个鼓励和激励创业的舆论和文化氛围,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别亚舫等.择业与创业: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候锡林.企业家精神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4]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5).

[5]徐小洲,李志永.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6]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责编:一 萧

上一篇:论课堂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智慧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