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弱复苏”存疑

时间:2022-09-19 10:00:14

一季度经济“弱复苏”存疑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一些指标逊于预期,这让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稳定性产生了疑虑。

具体来看,CPI环比大跌,同比增速大幅收窄。2013年3月,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大幅下滑1.1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9个百分点。CPI同比、环比都略低于市场预期。当月CPI 回调,主因是食品价格环比跌幅超预期,特别是鲜菜和肉禽类价格环比跌幅较大。非食品价格环比增幅略高于历史同期均值,仍维持上升趋势。

从PPI来看,3月份,PPI同比下跌1.9%,跌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持平,连续21个月下跌。这显示经济复苏的动力仍然疲弱。

通胀压力缓解

专家认为,短期来看,3月份食品价格大幅回落后,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受疫情影响,未来肉禽类价格可能继续承压,环比回升较为困难,这也将成为抑制通胀回升的有利因素。但是,非食品价格环比已经连续15个月维持上升或持平,显示核心通胀仍然维持温和上行的趋势。因此,虽然短期通胀可控,但中期回升趋势未改。“对于通胀压力仍要保持警惕。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货币超发,这样通胀才能处于可控的范围。”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申银万国认为,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通货膨胀并不是什么问题。考虑到去年基数是前高后低,今年物价涨幅将会是前低后高。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进行针对性调控。对于转型,财政政策的定向指导特征使得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货币政策,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在控制传统的信贷、调节基础货币工具之外,更多地将通过利率工具调节市场的流动性。

“去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的基调下实际上是偏宽松,今年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真正回归中性。现在还看不到上调准备金率、加息的可能。”申银万国称。

首季经济增长不佳

随着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原先对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正在发生变化。不久前的调查显示,20多名专家预测,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涨幅为8%,较去年四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回升力度偏弱,呈现慢节奏恢复状态。

然而一季度,特别是春节后至今,国内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三公消费整治的威力显现,其对社会消费及整个第三产业服务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一季度GDP增速下滑的态势已经较为确定。根据国信证券测算,预计2013年首季GDP增速约为7.6%~7.7%,较2012年第四季度7.9%回落0.2%~0.3%个百分点,与市场前期8.1%的预期相去甚远。

“这种较差的首季经济数据将促使资本市场重新思考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前期市场对中国经济持续‘弱复苏’的预期恐将被打破,‘弱调整’将取代‘弱复苏’,预计市场将逐渐发现目前的经济阶段并非去年四季度经济反弹后的延续,经济增长底线支撑在哪重新变得模糊不清。”国信证券称。

面临诸多挑战

不过,对于今年后几个月的增长,不少机构并没有调低预测指标。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从先行指标来看,今年二季度弱复苏的格局将持续。国内最好的先行指标是贷款掌握状况。这是央行实施的5000家企业景气调查的其中一项指标。贷款掌握状况在一季度继续回升预示着资金价格将继续下行、经济增长则继续上行。

此外,考虑到去年二、三季度基数较低和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刺激政策,GDP增速同比上升的趋势在二、三季度也将持续。但四季度经济增速将略有下降,因此全年的经济走势呈中间略高、两头略低的格局,2013年GDP增速将为8.0%左右。

在流动性方面,瑞银证券认为,中国对信贷产品的加强监管会抑制信贷的增长,流动性条件目前已达到高点,中国政府的政策短期不利于股市,长期有利于企业盈利的发展。但是政府不会大幅收紧货币和信贷政策,而年初至今强劲的信贷扩张也应该会继续支持经济活动在2013年上半年温和复苏。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表示,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正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与过去不计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相比,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他认为,在通过综合改革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在管理风险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要使经济不断发展,其关键是如何高效使用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未来能够改进我们的效率,包括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如何进一步防治污染。中国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经济年增长速度可能在20年、30年内继续保持8%,即使是7%,也仍是高增长率。中国还有35%的人口在从事农业,我们需要另一个20年、30年,每年创造一千万个就业机会,把他们转移出来安置在其他部门。经济增长的质量、幸福感都很重要,但量化同样重要,因为中国人口众多。

或已告别高增长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的话,中国经济还能保持多快的增长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中长期预测研究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比过去10年明显放缓。“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将由过去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进入平均6%~8%的中速增长阶段”。研究认为,从具体的时间分布来看,未来将维持3年左右8%上下的增长速度,然后过渡到6%~7%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速要比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下降2~3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如果应对得当,中国经济增长台阶的转换过程就会渐进推进、比较平稳,有条件建立新动力和新优势,顺利完成工业化进程。其理由是“改革红利”空间依然较大,城镇化潜力依然不小,新竞争优势可能形成,居民消费升级方兴未艾。此外,全球化仍存新机遇。

“如果说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那么中国经济真正‘上台阶’,着力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阶段正在开启。”报告称。

上一篇:晏婴的治国艺术与管理启迪 下一篇:机会篇:B股 最后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