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9-19 09:48:53

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①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③由浅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兴趣;④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创设学习情境;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 激发 兴趣

Discussed shallowly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iao Limei

【Abstract】In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er must act according to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hought to be active, the emotion is rich, the intellectual curiosity strong characteristic, utilizes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 transfers the student thought fully the initiative and the enthusiasm, enhances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effect. The following several spots are author’s some experiences in reality.①Is clear about the study physics the goal, stimulates interes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②The teacher wants to obtain from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③From arrives shallowly difficultly, proceeds in an orderly way, cultivate interest;④Value physical test teaching, establishment study situation;⑤The teacher wants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devote carefully in stimulating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Keywords】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StimulationInterest

物理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物理学是青少年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它应该吸引广大学生成为物理爱好者,但是现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学不得法: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在这种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是乏味的,因而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加上学习枯燥、缺乏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缺乏生气,学习缺乏活力,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虽然目前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还是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若我们物理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兴趣属于素质范畴,也是人格的内涵,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都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物理目的明确的学生,对物理不仅有直接兴趣还有间接兴趣,使兴趣理性化,把学习物理与自身的需要和责任感融合起来,学习自觉、有毅力、有恒心。而学习物理目的不明确的学生,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被动,缺乏责任心,对物理没有学习兴趣,对待物理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

2.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课堂提问应注意技巧,设问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做到因人设问。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由浅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兴趣

中学的物理教学应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开始可适当降低陡度,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学过程和内容要体现从一点一滴着手,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从而激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力的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掌握单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并进行练习,而后再讲物体系的受力分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4.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创设学习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操作与心智活动相结合极为重要的途径。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可帮助学生巩固加速度和合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便于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给课堂气氛带来“生机”。利用实验可以创设学生思维情境,使老师的“讲”具有导向性,学生的“思”具有主动性。实验还是培养、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手段。例如,在做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时,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周期与摆球是否有关,我手中有两个小球,如何比较它的质量的大小?下面是同学们想出的几个方法:

①如果是同种材料做的实心球,看其体积大小。

②用手感觉一下轻重。

③用天平称一下。

④用两小球碰撞一下。

在上面四种方法中,第④种方法最为可贵,他将碰撞中的知识应用在两物体质量的比较中,有一定的创造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5.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六环节”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和谐统一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