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好血液成分制备质量关

时间:2022-09-19 07:22:54

浅谈如何把好血液成分制备质量关

【摘要】血液成分的制备不仅是采血及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更是满足和提升临床血液使用安全和疗效的重要举措。因此,血液成分的制备过程必须把好质量关,严格并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强人员技能以及素质培养,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加强血液制备中人、机、物、环以及料的管理。本文从血液成分制备的概念以及要求出发,提出了一些质量水平提升措施。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质量;控制

一、血液成分的制备相关概念

血液成分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了解血液成分的制备就要先了解其制备原理、分离策略以及分离方法:

1、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

血液即全血,此处主要研究的是经抗凝处理后的血液。全血经过离心处理后会形成血浆层、白膜层以及红细胞层三个层次,各层次的细胞机构也有所不同。基于全血的可分层原理,可以以血液的分布和类型为基础对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和制备形成成分血以满足临床运用中的不同患者的差异血液需求,提升血液使用效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2、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

当前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主要包含离心机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两种。离心机血液分离策略是指血液成分的分离以及制备过程与献血过程分离,则要求献血者和医务工作者同步,同时实现血液的成分的采集和分离制备,即在获得全血的同时进行分离置备处理。

3、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

(1)离心机血液分离策略下的成分分离。离心机策略下的血液成分分离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第一,将采集的全血离心后通过手工操作对其成分进行划分,这种分离法操作比较简单也比较经济,但也存在问题,如须配备专门的血袋封口机。同时建议离心机的正确使用,全血内有血液的各种成分,不同的成分类型,使用的离心机的功能也不同,可能也有血袋离心破损造成污染;第二,将采集的全血离心后用通过分离机将其自动分离并进行存放,这种血液成分分离法能实现血液分离以及封闭的自动化,能运用条形码识别和记录血液分离数据并进行控制,同时能保证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中的细胞纯度,制备速度也比较快。但此种方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手工操作分离方法对全血内的各种成分的纯度不是很高,速度也比较慢。

(2)联机血液分离策略下的成分分离。联机策略下的血液成分分离也有两种方法:第一,采用细胞分离机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成分分离,并将不同的血液装入无菌袋保存,其优缺点类似于离心机策略下的分离机血液成分分离;第二,保持献血者与机的连接状态,机器将采集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并抽出需要的成分并装袋保存,同时将不需要的成分回输给献血者。这种成分分离法得到的血液成分质量高,能同时收集到血浆、PC。方法需要复杂的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成本过高,同时血液收集过程时间较长。

二、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

1、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人员的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工作人员素质。血液成分制备对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质量意识以及业务能力都有着相关要求。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卫生专业的相关学历,并在上岗前经过培训,通过采血从业人员岗位考核后才能上岗工作。要求其在工作中树立质量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态度进行操作。另外,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

2、对血液成分制备环境和仪器的要求

优良的制备环境是保证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的基本条件。制备环境要达到优良必须符合几个条件:第一,制备区域分布合理,离心区、制备区与无菌操作区需严格划分;第二,成分制备区域需整洁卫生,定期消毒,对环境温度按照要求进行设置,保证血液成分制品的安全有效性。另外,成分仪器是制备的关键,要做好质量控制就必须做好制备仪器的规范管理以及使用,对各类设备需要设立专门的档案进行维护和校准管理,对仪器及时进行检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3、对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要求

要保证血液成分制备质量还需要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首先,血液成分的植被必须根据合法程序进行,当制备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程序也要相应变化;其次,在血液的接收过程必须对其数量、外观以及运输过程等内容进行记录和确认;再次,血液成分制备前需对所需要成分要求、血型、血量以及献血条码进行核对,制备过程中要对血袋的标签、完整度以及外观等进行检视;最后,制备的血液成分其质量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必须做好质量记录,对其制备过程涉及的人员、设备以及血液来源必须做好详细记录。

三、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水平的措施

针对血液成分制备的影响因素,提升血液成分制备质量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

1、完善血液制备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证血液成分制备安全必须完善血液制备安全管理制度。根据QMP精神,血站必须将质量管理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此需要在工作中权责分明,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另外,血液制备安全管理制度不仅涉及到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也涉及到仪器消毒、环境整洁控制以及噪声控制等安全控制。

2、提升防护意识

在落实血液成分制备规章制度后,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质量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质量防护意识。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规范操作流程,防止工作人员直接与病原体接触,对使用过的针头和废液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仪器的使用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消毒。同时,在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血液外露并减少离心破损。

3、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

做好制备环境控制,保持制备室宽敞整洁,温度适宜,同时提升对制备人员的要求及检查,制备人员必须按照质量规范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制备人员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监督,保证离心机的操作以及分离方法的正确性及熟练度。另外,还必须对血液成分制备的温度和时间做好控制,以保证血液成分质量。

4、做好感染因素和化学因素的防护

要把好血液成分制备质量关还需做好感染因素及化学因素的防护。一方面做好感染因素防护工作。全血在离心过程中时有破袋情况发生,因此工作人员尽量穿隔离衣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利器刺伤皮肤,使用过程被污染过的器械需要按制度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完毕后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另一方面做到化学因素防护工作。化学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对化学消毒剂的配置浓度进行严格控制。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消毒液配置时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消毒液直接接触。

参考文献

[1]李军.血液制备关键控制点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3):274-275.

[2]骆玉芹.浅析血液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36):115.

[3]郭志丽.有效利用不足量血液制备血液成分的可行性[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1):987.

上一篇:变压器差动保护问题分析及措施 下一篇:往复式泥浆泵动力端连杆模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