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青花陶瓷纹饰宗教题材的演变

时间:2022-09-19 06:36:20

浅谈明代青花陶瓷纹饰宗教题材的演变

摘 要:明代陶瓷工艺、装饰手法在继承元代的基上有了新的发展,陶瓷装饰题材样式繁多,明代历朝皇帝推崇各自的宗教来维护巩固自己的王朝或满足自己的兴趣,因此,宗教题材的纹饰也是明代陶瓷装饰题材的组成部分,根据历朝皇帝所推行的宗教类别不同,明代各朝时期装饰在陶瓷上的宗教题材纹饰也有所变化。本文主要阐述明代帝王对宗教的信封的差异,从而揭示历朝帝王对宗教信封有别使装饰在明代青花瓷上的宗教题材纹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明代;装饰题材;宗教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95-01

随着明代陶瓷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的发展,明代青花瓷造型在继承元代陶瓷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新的陶瓷造型样式,工业模式的发展也使青花瓷的产量剧增,装饰在青花瓷上的纹饰图案也丰富多彩,宗教题材纹饰也是装饰在明代青花瓷上的奇葩,这些纹饰充分展现了明代不同阶层的不同情感和审美趣味。由此可见,从文化生活角度上看,明代青花瓷纹饰题材呈现了不同阶层对陶瓷纹饰题材不同的审美趣味。

宗教题材纹饰作为明代装饰在青花瓷上的纹饰题材类型之一,从明初期到明晚期,历朝帝王对宗教的信奉程度使宗教题材纹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艺术审美角度看,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反作用,也会使得审美客体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明太祖、明成祖——佛道并崇

佛教自东汉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在我国广泛传播。到南唐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密宗、净土等宗派。佛教思想对社会上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都有影响,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它的反应。明代装饰在青花瓷上的纹饰题材就有关于宗教的描绘。

明王朝建立以后,年轻时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对于佛教有意的加以扶持和建设,并利用佛教来为他的封建王朝统治所服务。从表面现象看,朱元璋为了宣扬佛教确实用心,其实他内心并不相信这一套,他之所以宣扬佛教,是因为他知道佛教能帮助他巩固封建王朝。

明初设置道纪司、道正司和道会司,掌管各级道教事务,但朱元璋对道教的热情是有限度的。明成祖朱棣崛起于北方,因此对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进行吹捧,并大规模的兴建武当山道观,但朱棣对道教长生不老的说法并不相信。

综上所述,明太祖和明成祖为巩固他们的封建王朝,积极宣扬佛教,虽然对道教并不笃信,但从侧面也可窥知当时社会形成了佛道并崇的局面。

明太祖、明成祖对佛教、道教的崇奉对当时社会上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和艺术文化产生了影响,在青花瓷装饰题材上能看到佛教、道教的反应。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缠枝蕃莲作为莲花的图案式花纹,在景德镇瓷器上进行装饰开始于元代青花,而在13世纪或以前的唐卡上,缠枝蕃莲经常作为边饰出现,而如今明代青花瓷上装饰蕃莲显然成为主体纹饰的一种,蕃莲在瓷器上装饰流行的原因除了它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外,其体现佛教因素不可忽视,由此可见,明太祖、明成祖对佛、道两教的推崇在青花瓷装饰题材上反应的淋漓尽致。

二、明武宗——伊斯兰教独特色彩

明武宗朱厚照崇信伊斯兰教,在其在位期间(1506—1521),曾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宗教进行过评述,他认为:“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可见其对伊斯兰教的推崇。

图1是一件正德官窑青花阿拉伯文碗,在碗底心和碗外分别装饰着写有阿拉伯文字的圆形开光,而碗外壁对称的几个开光之间辅以图案化的花卉,这是典型的正德青花瓷的纹饰。从这些数量繁多的带有阿拉伯文的精致青花瓷可以反映出明武宗朱厚照对伊斯兰文化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明武宗宠信回人和后宫宠壁的不少论述。总而言之,正德时期的这种宗教题材的纹饰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佛道并崇的时代,它以独特的色彩在青花瓷上绽放,这在明代青花陶瓷纹饰题材的前后期变化中,可谓是“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

三、明世宗——道教势占上风

过去历朝帝王推行佛道并崇,但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笃信道教,对道教的信奉流露出个人的情感,他毁佛寺、逐僧人,因此,明代一时间对道教的崇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使得嘉靖时期道士活动相当的活跃频繁,宫廷里设斋打蘸,乌烟瘴气。嘉靖时期道教的兴盛,是因得明世宗宠幸而形成的。

富有道教文化寓意的题材多种多样。除了以上纹饰题材之外,还有八仙、云鹤、八卦、八宝、如意、松鹤、仙人、桃、神仙人物等所有能够想到指示吉祥幸福的物象。图2是一件典型嘉靖时期青花葫芦瓶,在它的装饰中,堆砌了很多我们所熟悉的与道教题材有关的纹饰:八卦、云鹤、八仙、灵芝、仙桃、瑞兔、仙山等等,反映了嘉靖时期明世宗对道教崇奉心理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明代青花瓷宗教纹饰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推崇,不同帝王的偏爱使明代青花瓷宗教题材纹饰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有明显的界限,佛、道、伊斯兰教文化在整个明代青花瓷装饰纹饰上是相互交叉运用的,而只能说是不同时期的主流推崇或者是主题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南炳文,汤纲著.明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孔六庆著.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汪凌川.论明代青花纹饰题材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4]博物馆编.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炎黄艺术馆编、梁穗主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唐代女性服装和化妆美在唐诗中的表现 下一篇:现代汉语汉语定语后置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