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时间:2022-09-19 05:25:22

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一、关于理解诗意的教学

理解诗意是进行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古代诗歌语言极具精练性,而古诗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再者,古诗中一些字、词的释文与现代文中的释文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理解诗意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其一,凭借诗文下方的注释进行“对号入座”式的理解。因为注释是对诗句一些较难理解的、古今异义字词的解释,让学生通过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对每句诗进行语言的“蚕食”,并自主地将单个的词、字文进行有序地“串联”,从而形成一句较为完整的诗意。这比教师强硬地将一个个陌生的字词拼凑在一起让学生“囫囵吞枣”地“硬咽”下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这也体现了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中的自主学习的要求。

其二,结合诗配画来理解。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将诗句中一个个字词进行有机地理解时,也许他们仍然没有较清晰地理解诗意,因为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毕竟是抽象地、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大脑,而书中与诗意相配合的画面则是具体的,它以一种可见的景或物通过学生的视角直接在大脑中留下特定的画面。因此,理解诗意离不开画面,它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鲜活的、直观的、形象化的语言。因此,紧紧围绕画面进行理解诗意的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三,以提问的方式来理解。为了避免以往“按部就班”式通过逐词逐句的讲解诗意,可以设计一些恰当的提问来理解。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李白离开白帝城时天空是什么样的景象?相隔千里的江陵作者用多长时间就返回了?沿途中他的耳畔不停地传来什么声音?……这样,教师即是在向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促进学生通过对诗句的思考、理解来领悟诗意,从而降低了理解诗意的难度。

其四,通过欣赏诗的语言美来理解诗意。在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再品诗,即品味诗的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它可以品一个字,品一个词,也可以品一句诗,既可以是对诗的语言对仗美的品读,也可以是对诗的意境的品味。总之,在这畅所欲言“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品读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诗意的进一步理解,也可以说是对诗意的升格式的理解,也是在诗歌教学中实现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所呈现出来的简洁、凝炼、对仗的语言美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关于体会诗情的教学

诗情即诗歌所蕴含的感情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或喜或悲、或孤寂或豪迈、或踌躇满志或抑郁惆怅。而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炼性,学生从寥寥数十字中难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情,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入诗的情境来体会诗情。

首先,课前关于诗作者背景的介绍,大凡每首诗都有其创作背景,有时代背景、有个人生经历背景等。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在体会诗情中紧紧联系这个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情,它犹如一座航标灯、一面明镜,指示并映射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们会发现在理解诗意后仍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那种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孤寂、落寞的波澜。但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联想作者殿试落榜,仕途无望,而归途中只有“冷月、乌啼及夜半钟声”与之相伴时,我想学生有可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其次,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诗意。一般的,诗作都是作者将一定的景致画面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诗的语言只是作者描述画面、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而我们教学古诗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这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诗意的理解,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来感受诗中蕴含的美好的或伤感的意境,进而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通过再现情境的生动表演、听配乐朗诵及有感情地朗读也是普遍认同的进行古诗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表演及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读加上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都会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及对诗情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市开发区学洲小学)

上一篇:实行班级学生自治“三部曲” 下一篇:英语第三人称单数渗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