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相关计算题计算方法浅析

时间:2022-08-24 08:55:45

《经济生活》中相关计算题计算方法浅析

〔关键词〕 经济生活;计算题;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85—01

近几年的高考中,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的独立卷,计算题已成为一个必考的题型,而计算题恰恰是文科学生的弱项,使考生形成巨大心理压力。现就《经济生活》中没有明确计算公式的主要知识点的计算方法做简单的探讨。

一、计算的数学依据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难就难在许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凭经验、感觉计算,不仅费时,而且还易出错。《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主要涉及比例关系问题,而比例关系问题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只要教师让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知识即可。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xy=k(k为常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x/y=k(k为常数)。以此为依据可以推导出许多计算公式。

二、计算公式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计算公式

①提出假说:设去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a,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或100%,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问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设为b。

②相关知识: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⑵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xy=k (k为常数)

③推导过程:

去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乘积为常数, 即:a×1=k

今年:同理, b×(1+x%)=k

则:a×1=k=b×(1+x%)

b=a/(1+x%)

④计算公式一: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x%)

⑤例题(2008北京文综33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根据计算公式一,现在该商品的价值=1÷(1+25%) =0.8(元)。故答案为B。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计算公式

①公式二:现在商品价值总量=原价值总量×(1+x%)(x%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 ②例题(2010全国Ⅱ,24题)假如说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解析:根据题意及公式一,2009年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价值仍为6 元;根据公式二,2009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原价值总量×(1+50%)=6×10×1.5=90(万元),故选C。

3.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① 公式三: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② 例题(2010年全国Ⅰ,24题)假如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解析:根据公式一,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的价格=10元÷(1+100%)=5(元);根据公式三,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的价格=5×(1+20%)=6(元)。故选A。

4.商品价格与货币贬值和升值的计算公式

①公式四: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x%为升值或贬值的幅度,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

②例题,(2008年全国Ⅰ,25题)假如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根据题意及公式一:2008年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15÷(1+50%)=10(元);根据公式四,货币贬值20%后,M商品的价格=10÷(1-20%)=12.5(元)故选B。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思路转变诠释 下一篇: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