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写作中的模仿

时间:2022-09-19 04:49:31

浅谈英语写作中的模仿

[内容摘要]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本文从三方面充分挖掘模仿写作训练的深度和价值,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模仿学习写作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英语写作教学又是英语教学的瓶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人类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它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学习阶段。写作的初期也是需要模仿来增加积累,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使写作学习达到“始之以欣赏,继之以模仿,终之以创造”。 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模仿呢?

古人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同样适用于英语写作教学。

一、 先做浅者偷其字

句型句式的模仿训练是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进行句型句式训练时,要注意将同一题材的相关句式进行归类后进行集中模仿训练。选定某类阅读材料后先让学生反复读,熟悉各种话题的表达方式,集中掌握经典词汇、句型、修辞等语言素材,然后,设置近似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模仿写作。

例如,模仿叙述写作。要选择句式结构丰富,行文紧凑,镜头感强,多种修辞手段的范文。由于要求写作的内容和提供的材料非常接近,而学生通过阅读对相关的词汇句型又非常熟悉,这样,习作者就能模仿与范文的叙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写作时,自然觉得得心应手。此谓学生在模仿范文时的“偷其字”。

二、 再做中者偷其意

“意”犹帅也。意,就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感受之后,由感而发,表达思想感情。

“Life Can Change in An Instant” 在布局谋篇上用心良苦,习作者仿照范文,开门见山。开篇指出“生命无常”虽为老生常谈,但若非亲眼目击生命的陨落,不见得能体味真谛。接着,作者描述一条小狗在繁杂的街头遇难的情景,令“我”触景生情,第一次感到“生命如此脆弱”,感叹“生命无常”。接着一个一句话段落 “The incident makes me think a lot”,转折性句子顺畅地把文章转到作者更为深远的感悟。

“Life Can Change in An Instant”表生命短暂,生命无常,抓住生命,愉快生活。这是学生在情节、布局、立意三方面“偷其意。”

三、后做高者偷其气

“气”者,文章的精神,认识的精髓也。

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失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因此,我们需要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由经验而体味的认识深入浅出,入人心肺,令人会意而共鸣,普通且深刻,平实又深奥。此乃“偷其气”

英语写作要先入套,模仿;再出套,创新。学习写作,必须读完写,模仿范文的内容、词句、手法,取其精华,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写完读,文成再读书,在与范文的比较中,排其欠缺,琢磨提高,这样才堪称完整。

通过不同形式的模仿训练,学生能较快地熟悉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体裁,不同话题文章的基本写法。在此基础上,经过学生的反复运用,认真消化,然后博取众家之长,再要求学生尝试进行创造性的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模仿多了,技巧自在其中。

参考文献:

周宏俊 2007 高三复习阶段英语写作训练方法 [J]

关世民 2008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薄弱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J]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唱歌式的交流互动教学法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