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油画艺术解读

时间:2022-09-19 04:41:09

艾轩油画艺术解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艾轩油画的艺术特点和学术价值。认为,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有代表性的写实油画家中,艾轩的油画具有独特的风韵,不论从追求精简的构图、敢于运用色彩的技巧和画面的情绪等的把握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艾轩油画从经济价值与学术价值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艾轩;写实油画;艺术特色;学术价值

一、艾轩油画的艺术特点

在艾轩的诸多作品中刻画最多的是高原女孩和康巴汉子,画面中体现的清冷的世界、忧郁的双眼、简化的构图以及丰富的色彩,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评价一幅艺术作品的关键,要看三点,一是构图,二是色彩,三是造型,这三者缺一不可,在绘画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将从构图和色彩及造型三方面对艾轩的作品进行解读。

1、构图特点

艾轩油画构图的最大特点是用简洁的主题与背景塑造深沉凄美的情感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个孤独的小女孩,或独立窗前,或远眺原野、或凝望苍穹。小女孩的背景通常是一堵孤墙,一袭衰草或一面土坡,更远处便是苍茫的大地。如《静静的冻土带》、《荒原的风》、《小英子》等,这些画面的主题与背景都不像其他艺术家的处理方式,追求精简似乎是艺术家终其一生的艺术追求。同样是写实画家王沂东的艺术风格及构图的理念就不同于艾轩。王沂东对背景表达,单从形式感的追求上就比艾轩复杂多样。艾轩表达高原的广漠与空旷,王沂东表达北方农村的山水村庄的灵秀与典雅。艾轩作品的画面背景往往体现一种是深邃旷达,深远灵动的空间给观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如同诗歌里的联想空间,给读者以开阔广袤的驰骋联想。正是因为这种精简的构图模式,才能体现人物深深地孤独,一望无际的雪域高原,显得那么空旷深远。所有这些画面意境在构图中更加鲜明的体现出来,这源于他个人的一种人生体验以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

2、色彩特点

冷灰色是艾轩表达天空与皑皑白雪的惯用颜色,画面里充斥的高级灰白将情节渲染成一种深沉的凄凉感与孤寂静默的世界,创作出沧桑浓厚的色彩效果。画家喜欢用冷色调处理画面,这与画家的内心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艾轩在刻画人物头像与衣服时的用色比较大胆,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对比较强烈。如在他的《静静的冻土带》中,色彩的巧妙运用体现出画家的大胆与粗犷的凄凉之美。艾轩喜欢表达民族的生活,主要描绘康巴汉子与小女孩,因为这里的凄美还有某种粗犷豪放的影子,这与作者的内在追求达到某种共鸣,也正是如此,其作品的风格也显示出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效果。如作品《风声凄美》,一位美丽的小姑娘身着一件白色的皮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着迷惑、忧伤、向往,她凝视着令人遐想的远方,她身旁站立着一匹温顺的白马,色彩形成很大的反差,对比非常强烈。这幅冷色调风格的作品就是借景抒怀,画家利用这样的意境表现心灵世界的彷徨与孤独。艾轩利用几种冷色和高超的绘画技巧,美妙地把孤寂迷惑而又充满对外面世界向往的小姑娘与驯良的白马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种通过色彩用诗人一般的情怀和诗歌般的语言和语境魅力,把观者带进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之中。

3、借景抒情

艾轩画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除了康巴汉子便是小女孩,康巴汉子在雪域高原的孤寂冷清的内心世界被画家刻画的非常到位。艾轩在表达小女孩形象时,总愿意将女孩刻画成睁着孤独而迷茫的双眼以衬托出人物的孤独寂寞和对生活或人生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之情。比如《静静的冻土带》、《小英子》等作品中,小女孩大大的双眼,美丽而令人怜惜的表情神态,仿佛使观者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中,感染读者灵魂中美好的一隅,并与观者产生灵魂上的共鸣。这便是画家借小女孩来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手法,也是艾轩借景抒情处理画面形象的最大特征。他情系高原,借用高原的风土人情来抒怀自己那颗孤寂的灵魂。高原折射出画家的艺术追求,那种人迹罕至的荒原,那种寂静到可怕的广博雪地,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就是高原的这种状态吸引着艺术家创作的冲动,高原的孤独与美好全部在艺术家的渲染下被勾勒出来,让人们见到精彩绝伦的大美之作。他在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归属,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在荒凉的雪域高原人物与背景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把高原的生活素材提炼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

二、艾轩油画的艺术价值

艾轩的油画作品从经济价值给我国的藏家带来很高的经济收益,其作品的价格日益受到广大藏家的关注与追捧。艾轩的油画作品第一次进入拍卖市场是在1991年佳士得拍的两幅作品,另外《歌声离我远去》以33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其后又有众多的作品走向市场,成交价在几百、几千万高价不等。除了其经济价值外,他的学术价值在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风格技法和对色彩造型等方面的高度理解与把握已经吸引众多的美术爱好者学习和借鉴,并在他的作品中吸取养料。可以说受到艾轩油画影响的画家在中国非常普遍,只要是写实画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艾轩、何多苓、王沂东、杨飞云、冷军等大牌画家的影响。

总之,艾轩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与学术价值为年青一代的艺术家提供了养料,对艾轩油画两方面解读的目的就是为广大美术爱好者提供学习的思路,本文着重从构图、色彩以及借景抒情的把握等方面对艾轩油画做了阐释,希望这种学习的思路能给初学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5] 吴冠中.形式与内容.吴冠中文集.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

[2] 何奎.油画形式语言探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童庆炳.艺术创作和审美心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 靳卫红主编.阿利卡画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敖久丽(1973-)女,蒙古族,河北平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教学.

龙 云(1968-)男,汉族,河北平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国画创作与教学.

上一篇:应警惕34亿人新城规划变成“烧钱规划” 下一篇:西安鱼化地区电瓶观光车乱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