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9-19 04:31:10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机会,能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艰辛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要定位好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点拨下积极的自主地参加到探究过程中,以获得知识。具体的说学生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生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的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满意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以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以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人之需求。因此老师正确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思维的先决条件在次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在集体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使其有足够的自主性独立性。例如:做燃烧实验条件实验时(大烧杯中放热水,热水再放一个干燥的小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让一小粒白磷)。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后,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日出的问题可能如下这些:①为什么小烧杯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②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③为什么实验说明那些问题?④有何办法使水下的白能燃烧?⑤氧气如何送如下水等等?然后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结合书中讲解进行讨论,然后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样做就有抑郁发挥学生主题参与的意识。可以充分跳动学生学许化学的积极性,而教师则真正成了学生探究的引导和服务者。

过去,教师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而教材抛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俨然是化学的绝对权威,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地训练、课程改革后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教师再也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去所谓“培养”学生了。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学生设计出十多种方案,研究各个方案是否可行,让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又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

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贸易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得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特别是探索能力与新能力的学习方式的过程。那么老师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如何重视学生的主人翁身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

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缺点探究目标

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缺点探究目标,这体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奠定主动学习的基础。例如教煤和石油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煤和石油,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两个词会想到什么,结果学生写出了煤与石油相关的词几百个,问题几十个,如煤和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煤和石油怎样开采,煤和石油的用处等等。这样学提出问题再进行探究每他们学起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更有趣。

二、让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整理材料

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收集信息,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对渠道收集资料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把获得的信息进香筛选归类找出规律寻求答案,这样不仅获得了新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知识

多动手的实验是化学课的特点,我在要求学做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设想实验步骤与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步骤与方法进行实验,成功不成功均不追究,成功的表扬,让他们把正确的方法领会完全;学生不成功的也表扬,只要他们能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样的实验课花时间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怎样动手操作,也体验到了什么叫实验。

四、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合作意识

在探究过程中既要有独立的思考,又要有集体的合作,合作一般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我们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进行合作,合作有四人合作大组合作班集体合作,组内交流时要学会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事实。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重要人物,使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要更好得学会探究。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只有注重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极大得跳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才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优秀智慧品质,全放位提供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更能适应未来的需要。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渠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下一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