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与人的关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9 04:18:12

关于知识与人的关系的几点思考

摘要: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如何正确地认识知识,正确的分析人与知识的关系也势必成为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基础。本文试图对知识的形成及内涵,知识与个人的关系以及知识与群体的关系进行粗浅的哲学思考,希望为知识管理的实践提供基础性的理论补充。

Abstract: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ecome main driver of economic growth in knowledge economy,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knowledg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knowledge is bound to become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paper tries to conduct superficial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the form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eop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group so as to provide fundamental complementary theory for the practi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个体;关系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individual;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313-02

0引言

21世纪人类告别了工业经济时代,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于是如何进行知识的管理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笔者以为: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态以及内涵,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个战略资源,也只有在深入了解了人与知识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

1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三种走向的知识论范式: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古典范式;经过以孔德实证主义延至20世纪中叶的逻辑主义思潮为代表的现代范式;到具有“反本质主义、反文本的意义确定性、反科学主义,反一元主义”等典型特征的后现代范式。

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知识概念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真、意见或信念,以及理性的解释。科学主义知识论的代表罗素则认为,“知识是描述经验事实的……各自独立的经验事实按照形式逻辑的结构建构起来的”。后现代知识论主张:一切知识都被信码化或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各种范式下对知识的表述都不同,但有关于知识的两个来源要素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意见:一是客观外物,一是人类。正如金岳霖先生的观点,“所与”是客观的呈现,是知识的来源,但其本身还不是知识。要从感性的所与上升到理性的知识,必须对它进行加工,称为“所与底收容与应付”,所谓收容指人把所与转化为知识的内容;所谓应付指根据得到的知识采取的行动。

目前学者们多通过与数据、信息的对比来间接定义知识。戴文波特和普赛克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数据是对事件审慎、客观的记录,其本身不提供任何判断和解释,也不能做为行动的依据。而信息具有含义,当数据被附加某种含义时就成为了信息,有传送者和接收者,其目的在于调整接收者对事情的看法,并影响其判断与行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的信息和专家独特的见解。

无论是数据向信息转化,还是信息被结构化成知识,这其中人类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终究还是落足于对人的管理,知识与人的关系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2知识与个体的关系

陈颀和邓万春从知识分子功能的角度将知识与人的关系分成两种,一种是人与知识的结合,另一种是人与知识的脱离。还有众多学者从知识的人化与人的知识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些观点无外说明了知识具有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维娜・艾莉提出了“知识原型”的概念,认为通过人的认知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使其产生关联性形成信息;而将很多信息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系统结论才称之为知识。也就是说信息只有在被分析并与其它信息进行比较时才变成知识。这些观点似乎具有不相容性,但根据知识产生和流动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所表达的是在不同的阶段知识与人的关系。

在知识被创造阶段,客观世界的数据经人的官能以“事实”反映到人脑,经人的意识经验的作用,“事理”兼具形成了知识,这一阶段中以事实为来源,意识为工具,相互作用产生知识,人与知识是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而知识产生后,能言传的一类以文字,数据,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独立于人空间里,而不能言传的一类则以意识和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作为载体的个体里。于是在知识存储阶段知识与人的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知识与人的结合,一种是知识与人的分离。而知识流动阶段,与人结合的知识和与人分离的知识皆有可能被个体进行编码,然后以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式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分享和转移。这种分享和转移又可能促进新的知识的产生,以此螺旋形的循环,不断发展。

3知识与群体的关系

由于知识的不断被创新,知识的种类和范围也处于持续的增长状态。在众多种类的知识中如何辨识、摄取和存储个体需要的知识,是现代企业实现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的基础所在。根据金岳霖先生“正觉”的概念,有“正常的官能者”是“正觉”规定中包涵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正常”是相对个体所属的类而言的。金先生说:“所谓正常就是具有类型。正常的官能者就是具有所属类底的类型的官能者”。当一个官能个体具有所属的类即意味着该个体从属于一个群体,同时遵守所属群体的相关规定,习俗或法则,是该类正常的官能者;反之则其不是该类正常的官能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庞大复杂的信息流中,人们能够轻易地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过滤掉对自己毫无用处的部份。

同时,个体不可避免会产生主观的官觉经验,由此也会造成的认知狭隘性。感觉的主体由个体提升到类的层面可以使这种负面影响降低。因为认知的主体由向类的提升的过程也是个体的“正觉”升格为“类观”的过程,这为个体官能者校对自己的感觉,辨别正觉与错觉、或野觉提供了客观的标准。这也说明了群体的“类观”是知识完善并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总之,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需注重的环节众多,但知识与人的关系永远都是有效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只有在充分认识知识的本质内涵,以及与作为载体的人的关系,我们才能自如地运用这一宝贵的战略资源,为企业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让企业在激烈的知识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颀,邓万春.知识分子的身份变迁与后果――现代性以来的“人与知识”理论导刊,2009,7.

[2]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D].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杨文彩,易树平等.匹配认知与知识工作者效率的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4]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2000.

[5]陈晓龙.知识与智慧――金岳霖哲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西安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共享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