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各因素与利率关系分析

时间:2022-09-19 12:45:16

利率市场化下各因素与利率关系分析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与汇率预期、汇率波动、中美利差、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帮助相关的投资者和各金融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利率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利率 汇率预期 汇率波动 中美利差 通货膨胀

一、利率市场市场化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一定时期一国的货币当局根据现实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政策的要求,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通俗的说,利率市场化就是不同的银行可以保持不同的存贷款利率,而不受政府的管制,可以自由的上下浮动,完全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所决定。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调控和引导,即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以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利率,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为补充的市场利率体系。

自我国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基本思路至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在1996年我国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放开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 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 %扩大到20 %,1999年对保险公司3 000 万元以上、五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 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2000 年, 实施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 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 2002 年, 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 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4 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同时,央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来因为利率管制而对利率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开始加强,投资者及金融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应。

1. 汇率预期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以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分界线,汇改前汇率对于利率的影响不大,因为2005年“汇改”前,我国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汇率长期稳定,汇率幅度变化极小。2005年汇改,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不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幅度空间内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作用增强了。

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非套补利率平价过程已经在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出现,尽管还比较弱。利率平价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非套补得利率平价是考虑到投资者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即预期未来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满足等式Eρ=id-if,在Eρ一定时,若外国货币当局提高利率,则本国的利率也会提升。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对资本流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大量资本流入中国,中国的净资本规模扩大,外汇储备增加了,外汇占款下的人民币投放量被迫增加,人民币供给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国内利率的变化。

2. 汇率风险对利率的影响

2005年汇改前,我国的汇率长期稳定,几乎完全屏蔽了汇率风险,进而其对汇率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汇改之后,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风险相对加大,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弹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在不同的交易日波动的差异。短期内,汇率弹性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弹性增大使得利率波动的幅度也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的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从而导致了国内整体消费物价水平的下降,引起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名义利率面临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汇率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货币当局为了稳定货币供应量,不得不频繁的进行冲销式干预,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较大。而从长期来看,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实现汇率真正的双向浮动,有利于抑制单边投机,缓解货币当局干预市场的压力,稳定货币市场的利率。

另一方面,由于汇率风险的增大,使得“风险溢价”对利率的推动作用开始显著。风险溢价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会如何因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入,放弃冒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而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必须更高才能补偿这种风险,这里各方要求的收益率的差别就是风险溢价水平。利率等于机会成本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之和,随着风险溢价水平的提高,利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但由于目前汇率浮动空间的限制使得有效地屏蔽了一些潜在风险,因而汇率风险对于利率的影响仍旧不是很明显的。但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汇市场的放开等会使得汇率风险终会成为影响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中美利差对利率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产生关联。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波动可以通过“利率机制”传递,及外国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资金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发生变化,就会使得相应变量发生变动,从而对另一国的经济产生影响。美联储降低美元利率,使得大量的美元流入中国,而国内资金数量增加,从而导致国内利率下降。

近来由于人民币的加息和美元减息使得中美利差在不断地缩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中美利差缩小增加了人民币汇率风险,中美利差的缩小使得人民币相对价值下降,根据购买力平价,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大。根据上面分析得出的结论,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加大将会使得人民币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加大。其次,人民币加息减少了商业银行贷款,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使一部分实质经济的资金流入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表现为银行间市场利率低位徘徊。最后,中美利差缩小是由于人民币加息而美元减息。美元减息,美国国债市场走强;人民币加息,国债价格下跌,国债市场风险加大,对我国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4.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本文通过费雪效应理论来说明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认为,在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稳定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而当货币升值(贬值)、物价下跌(上升)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就会存在差异。费雪得出,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从实质上反映了货币价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利率水平也会增高;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也会下降。当人们能够充分的预期时,名义利率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变动作充分的调整,即名义利率会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保持绝对的相关性,而实际利率则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其值也极少变化,可视为常数。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费雪效应公式表示: Rt=rt+ πte 其中Rt 表示第t 期的名义利率,rt表示第t 期的实际利率,πte 为t 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可以清楚地看出,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结论

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利率与汇率预期、汇率风险、中美利差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由于目前为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述因素对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因此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有弹性的汇率机制,逐步放开资本管制,建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双向信息传导关系,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使得汇率和利率成为真正调节我国经济的重要杠杆。

参考文献:

[1]李成,赵天荣.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5).

[2]胡国晖,刘志立.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2).

[3] 史纹青.《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赵华.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价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07(3).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浅析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及影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