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角度对绿色建筑分析

时间:2022-09-19 12:23:10

在经济角度对绿色建筑分析

摘要: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提出来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能量消耗,而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了解了绿色建筑的内涵,介绍了绿色建筑关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了绿色建筑效益,阐述了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指标,最后提出了提高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指标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chitecture field out green building,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gree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first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reen building relations and economic benefit relationship, analyzes the green build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en building economic benefi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ndex,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green building strategy.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method; index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官方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第二产业—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

但是,看到建筑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建筑业消耗了大量资源,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其资源利用率较低,难以循环。

建筑业每年消耗大量的的电力资源和煤炭资源,其消耗量分别达到1.2万亿度和4.1亿吨,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适宜人类居住的建筑。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量较高,是发达国家几倍,如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倍等,节能降耗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的道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减少建筑业的能量消耗,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点。

1、绿色建筑的深层含义

1.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人们要把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降至最低,人们要爱护和保护周围的环境,节约资源。绿色建筑就能将建筑物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使人们节约环保。

1.2改善生存环境

人们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目的就是是自己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而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是人们的基本要求。对于最近几年周围环境日益恶劣,频繁爆发传染性疾病如非典SARS、甲型H1N1流感等,凸显出健康舒适环境的重要性。而绿色建筑既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又能给人么提高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1.3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人们要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关心、爱护,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5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2、绿色建筑与经济效益关系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关注的是建筑全过程的节约,强调的是居住人的健康,同时也涉及到对环境最少的干扰。,“绿色”的观念应贯穿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再次,“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筹划,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建材与能源。

可见绿色建筑应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二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是一方面平衡经济、环境、社会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对成本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追求效益的。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与各利益方在结构上平衡、在发展上协调统一。绿色建筑要能够持续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经济效益第一位的。

3、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1)绿色建筑的效益根据其模糊程度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一般来说,显性效益可直接体现出来,且受益主体清晰;而隐性效益一般不直接体现出来,受益主体多而杂。通常来说,绿色建筑的显性效益即是其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的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评价,而其隐性效益主要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绿色建筑的效益根据效益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为显性效益,通过对绿色建筑的能耗分析,计算出与基准建筑的能耗差,即绿色建筑的节能量,并根据各地能源的实际价格,计算出所节约的能源的经济效益,并依据相关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和传统旧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采用较环保的建筑材料,能够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对室内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设施方面产生的污染。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若干问题探讨 下一篇:挡土墙背后填土开裂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