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浅见

时间:2022-05-17 02:15:01

对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浅见

摘要: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种变化,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对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变化,也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生存发展。笔者从分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开始,探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the requirements of graduate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latest training target is the "high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it is linked to the graduates can adapt to the society,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s change, but also related to surviv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star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mode of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s.

Keywords: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把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国家六类人才发展目标之一,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到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达到3900万人。2011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后教育部起草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推动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端技能型人才,对我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操作技艺与动手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关键技术来解决复杂工艺,能够在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专门人才。1、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高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从低至高分为3个层次:1)初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就业、岗前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职业初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和短期的职业培训。2)一般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指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和技术教育,目前主要是指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三大类学校。3)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高级阶段。2、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意见》指出: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要使我国在全世界产业链中从低端走向高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依靠少数的创新人才是做不到的,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实用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本质属性是要掌握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练就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层次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岗位群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以及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灰领人才”及“银领人才”;技术性、实操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行为主体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技术;引领性。“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而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的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者、技术骨干。三、国内外职业教育比较1、德国的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是由国家立法、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双元制”职业培训分别是在企业和学校里进行的,有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在培训的两到三年时间内,大致理论课程占总学时的1/3,实践课占到2/3。通常是每周三到四个工作日在企业顶岗培训,一到二天回学校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培训课程由工商会专家委员会编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和企业家的广泛参与;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2、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最大特点是强调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每学年有三个学期,学生在读期间,每一学年都有一学期的时间,在企业实习的,通过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验证所学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深受学生的欢迎。3、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比较。(1)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虽然我国目前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受条件限制,大多集中在学校实训室里培养,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3)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培养职业人才的成功经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真正做到校企结合,各方共同培养。1、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从立法、税收、制度层面上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精心培育,目前,很多国内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也很少主动参与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来。需要从国家层面上通过立法加以支持,通过税收优惠加以引导。比如接受多少实习生可以得到一定的税收减免,旧设备捐赠到学校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成立面向社会的培训中心,接受社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2、校内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实训的。要给学生提供技能的基本训练条件,使之理论知识方面达到技师的要求,在技能水平方面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部分优秀学生可以通过高级工等技能认定。为此,高职院校要以“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努力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首先,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与根本目标,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加快改革。必须摈弃“学科本位”观,提倡“能力本位”教育。对学生学习时间、地点、方式等作相对灵活的安排。第二,高职院校必须要有良好的实训教学资源,要办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有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时间要相对充足,要真正实现产学结合,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和特色专业。第三,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教育教学目标。突出教材的实用性、综合性、特色性,通过校企合作编写出实用的实训教材。配合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达到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目标。3、企业参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在升级、劳动力市场正向卖方市场转变,频频出现的用工荒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企业也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工人的职业培训,配合学校搞好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4、实行校企结合共同培养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可以对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许多关键环节必须在实际生产岗位、及在接近或等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因而校企合作应该作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选择方式。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优势,并充分利用和挖掘企业的资源。为此,必须强调:第一,资源共享。这是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讲,常用的基本实验实训的设备是必须的。同时,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尽可能搬进企业,搬进校外实训基地,不但可以解决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兼职实训老师,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企业也可以利用院校师资,开展企业在职职工培训。第二,和企业一起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等形式,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在合作模式上,可以采取共同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第三,实行学工交互的方式。学工交互方式也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工作两种形式,并交替进行。根据需要,可以采取每周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或每年集中相应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其余时间在学校学习。论文结束语综上论文所述,高端技能人才的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培养,需要国家制度层面的支持,需要企业的配合,必须通过紧密的校企结合才能实现。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52、张洪生浅析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与“以就业为导向”之关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273、陈瑾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成都日报2011-9-234、白鸿辉杨学文高级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4-4

上一篇:关于建筑施工技术之浅见 下一篇:以工程实例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