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引入法

时间:2022-09-19 12:12:47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引入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如果有精彩的课堂开头,那么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去。经过几年的教学,我总结出初中数学几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如下:

一、忆旧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立方根和开立方”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什么叫平方根和开平方?

学: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α,那么这个数叫做α的平方根。

老:什么叫做开平方根?

生:求一个数α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根。

师:那你们能说出什么叫立方根和开立方吗?

生: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α,那么这个数叫做α的立方根;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

这样引入,学生很自然的就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二、类比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可以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同时也体现了获得新知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后,让学生尝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求两个数与求三个数最大公因数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即它们的求法是相同的,都是用短除法,将短除数连乘起来的积,只是它们的形式不同,一个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个是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清两者关系后,很容易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推出求出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同理,你还能求出更多数的最大公因数吗?如:(1)求5、6、7、8、9的最大公因数。(2)求所有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3)求所有偶数的最大公因数。(4)求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最大公因数等等。从求有限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类推到求无限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使学生理解得透彻,思维更深刻。

三、亲手操作法

这种方法是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概念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一个矩形纸片和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折叠,通过动手、动脑操作实践,归纳得: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同样中心对称图形概念,也可用类似的实践操作而得。这种引入,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四、置疑法

这种方法是指针对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学生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代数式的值时,首先让学生比较α与 -α的大小,大多数学生顺口回答:α大,因为α是正数,-α是负数,教师首先肯定同学们的答案,并举出实例:当α=3时,α>-α。但是接着教师话锋一转:如果α=0呢?自然学生讲相等。接着我又说α=-3呢?自然α

五、实例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可先引入以下实例“如下图,B、C两点被海水隔开,在B、C外选一点,找到AB、AC的中点D、E,测量DE的值,便可以得到B、C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个问题提出,自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我认为初中数学新课引入的方法很多,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用方法。在设计引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引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

第二,引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第三,引入要有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得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第四,引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第五,引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引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为此,要优化新课引入,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设计出小巧灵活、适合课题特点的引入新课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新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想学、善学、乐学,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此标准为参照。正确的新课引入要做的也就是做到真正的既能“启”而且还能“发”,以求创建和谐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向新知识的海洋进军的欲望,将人类的文化延伸、扩展开去。

(汪丽华,上海梅山第二中学,210041)

上一篇:梦想引路,智慧育人 下一篇: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放手与学生的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