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蹲下”

时间:2022-09-19 11:04:21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掌控课堂,教师也是班级的指挥者,掌控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是说起教师时候许多人会想到的教师写照。然而在提倡“生本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放低自我”,学会“蹲下”做一个弱者,把学生放到一个发现者和管理者的高位,把教学内容交还给学生来自主研究,创造最大的空间。这样孩子不仅能更好的学到知识,同时也能拉近教师和孩子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有些教师,在做着费力而不受学生欢迎的事。没有去了解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学习时有哪些特定的需要,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组织了教学,学生处于被指挥者的状态,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习效果差的局面,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往往就是教师不够相信学生。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现在的孩子头脑相对都比较灵活,尊重他们学习的意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要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讲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记得那是在教学“g、k、h”的拼音的新授课上,课已经接近尾声,我便开始指导学生书写。哪知道我在黑板上范写完“h”后,便看见小手如林,大家都急于发言。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按我的原计划继续往下讲还是让孩子一吐为快呢?来不及我思虑多时,我马上微笑着做了一个示意发言的动作,因为我深知如果不让他们说,他们会不痛快。但是一旦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他们就对我进行了连番轰炸。

“张老师,你“h”的竖写得不够直!”我们班那个调皮的小胖子理直气壮的大声说道。

收到启发的一些学生也忙着搭腔“对的,老师你说那一竖是椅背,你把椅背弄歪了。”

“那坐在椅子上的人要摔倒了!”

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我庆幸刚才的果断和理智。这不得不说让他们对这个“h”印象深刻,思维得以挥发,激情得以点燃,课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

为了鼓励他们这份发现问题的成功感,我忙“蹲下”示弱,我诚恳地对他们说:“对不起,谢谢大家的提醒,看了你们以后要经常集中注意检查张老师的书写和讲课。现在,我马上纠正错误,再写一个,大家看行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在他们认真的观察下,我仔细认真的写了个漂亮的“h”,他们一致通过,并对我的书写给予了肯定,尝到了做一个小老师的甜头,此刻他们俨然成了我的评委,是我的良师益友。

放低自己,蹲下示弱,这不进没有削弱我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反而让他们更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孩子得到了教师的尊重,更愿意和老师融为一体。这时我借机行事,让他们趁热打铁写好这个字,教学的任务也就水到渠成的顺利完成了。而这会儿,孩子们和我体会到的都是成功的喜悦。

学会蹲下,我们能享受到的不仅是教学的欢乐,有时更能欣赏到瑰丽的奇葩。在教学的道路上,学生永远是我们认识的起点,他们有个性,有差异,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个体。如果我们能多多“蹲下”,把展示的舞台让给他们,多尊重,多欣赏,少强硬,少挑刺,实现真情的沟通,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无限风光在眼前,徜徉其中,美不胜收!

当我们在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中心时,教师就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能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就是一种敢做敢说,敢想的环境。课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声由心生”的精神,真正让孩子舒展开来,畅所欲言,虽然这不能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张扬的机会,但是相信在这样的气氛下,在那些积极同学的感染下,即便是那些原来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发表意见的。

【作者单位:苏州星海小学 江苏】

上一篇:加强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生态建筑: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