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消防管治方案

时间:2022-09-19 10:23:20

网格化消防管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消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镇消防工作开展,切实提高全镇群众预防火灾能力,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府[]52号)的文件精神,现制定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确保火灾形势稳定为目标,以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核心,以推行“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按照“有组织、有队址、有车辆、有执勤、有训练”的工作要求,充分整合辖区消防监管力量,不断拓展消防监管层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清晰、措施落实、管理到位的基层消防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经研究决定成立镇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月至2012年月)各村(居、场)、各部门要对本辖区2012年的“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动员部署,迅速将“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模式传达学习到位。2012年月底前,各相关单位要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依据下发的“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并填写《区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组织人员统计表》上报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办公室。

(二)全面开展阶段(2012年月至2012年8月)各村(居、场)、各部门要认真按照《镇消防网格化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将“网格化”消防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办公室年底将根据《镇消防网格化管理责任书》对各村(居)、场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进度进行考评并公布排名。6月底前,所有村(居)、场须建立专(兼)职消防队或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联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三)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9月)各村(居)、场在2012年8月底前应完成“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建设任务。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办公室将于9月份根据各村(居)、场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进度及情况,选取两个工作组织严密,制度落实到位,成绩亮点突出的单位为标准,组织全镇各村(居)、场到现场进行交流学习,促进全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四)考评验收阶段(2012年10月)镇“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办公室将于2012年10月对各村(居)、场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年度考评验收。各村(居)、场在迎接年度考评验收前应全面归纳全年工作内容,认真提炼总结工作亮点,并形成汇报材料。镇政府将把考评结果作为村(居)、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四、工作措施

“网格化”管理是将镇按辖区划分为14个网格,明确每个网格消防管理的人员、职责和任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及时发现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掌握辖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情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消防管理网络。

实施“网格化”消防管理的基本模式为:一是构建镇级“大网格”。以镇为主要单元,各成员单位在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并依法履行消防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问题。二是构建村(居)、场级“中网格”。以各村(居)、场为基本单元,建立主要负责人分包的消防责任体系,定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和宣传工作。三是构建责任片区“小网格”。在每个村(居)、场中,以辖区主要道路、居民楼、村民组为单元,划分为若干责任片区,形成“小网格”,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落实督促整改工作。

五、职责分工

(一)镇政府(大网格):

1、健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安监站等机构,设置专(兼)用的消防工作室,配备专职消防安全管理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辖区公安消防大队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镇“网格化”消防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实行消防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村(居)、场签订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本辖区消防工作进行组织、督促、协调和管理。

2、推动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镇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单独建设或政府、企业联建的方式,按照“有组织、有队址、有车辆、有执勤、有训练”的标准建成专(兼)职消防队。配备至少1台手抬泵、400米消防水带、2支水枪、10只4公斤ABC干粉灭火器,并根据实际对专(兼)职消防队员适当给予训练和灭火补贴。

3、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编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规划并组织实施。结合城乡道路建设,逐步打通消防通道;结合村民住宅建设,逐步落实建筑防火间距;结合饮水工程建设,逐步落实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在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居的供水干线上建设消火栓。在自来水管网无法到达的村居,修建消防水池或者利用池塘等天然水源,设置消防取水口。在10月份之前,力争全镇80%的村(居)、场拥有消火栓或消防水池。

4、严格火灾隐患网格化管理。镇安监站、综治办要对辖区消防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和安全检查。安监员和消防监督员每月应到分包联系点进行安全检查和现场指导工作不少于1次。公安派出所民警、巡防队员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员每天结合各自岗位对辖区单位或场所开展消防巡查检查。各相关单位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镇政府和相关部门。镇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在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开展行业或系统管理的同时,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消防工作。

5、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教育。积极协助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消防宣传标语、标牌、橱窗工程,在街区主干道(外立面、外墙)设置不少于1处的固定消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在重大民俗活动、春节、元宵节、清明、安全生产活动月和“11.9”消防活动期间集中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二)村(居)委会、农场(中网格):

1、建立消防工作组织。村(居)、场应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农场场长负总责、其他村(居)委会、农场成员和辖区警务人员参加的消防安全小组,根据实际,制定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结构图、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图(消防“小网格”分布图),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消防“小网格”,明确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及管理对象(小网格),制定切合实际的消防工作计划,负责开展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2、整合治安巡防消防力量。镇治安巡防队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治安巡防内容,认真履行查纠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宣传教育群众、报告消防动态的职责。工业聚集区、车站周边地区等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区域、火灾高危区域的街道、社区巡防队伍应配备小型多功能消防车或消防电动巡逻车、摩托车等;其他巡防队伍应在现有的治安巡逻车上配置灭火器材。没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居)、场应单独建立志愿消防队。

3、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每个村(居)、场应建设不少于1处的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每点必须配置:4公斤ABC干粉灭火器4具、消防水带100米、水枪1把、消防斧1把、救生绳50米、强光应急照明手电1把、消火栓板手1把。同时各村(居)、场应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按照镇购置的消防器材,合理布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统计需增配、维护的消防设施,及时向上级汇报。

4、强化火灾隐患网格化管理。各村(居)、场应定期组织消防管理人员、宣传员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向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检查情况。辖区警务室应认真履行消防检查、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等职能,对“九小场所”实行标牌化管理,标志场所火灾危险性,明示消防管理人员,提示消防注意事项,警示业主和消费人员。

5、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村(居)、场至少设立1块固定居民防火公约牌;每月定期组织开展1次消防宣传活动;每块区域明确1名专(兼)消防宣传员,合理布置辖区消防宣传阵地。

(三)责任片区(小网格)。

由辖区工作人员、小组组长、社会单位保卫人员、巡防队员3—4人组成“小网格”。坚持日常巡查、每月定期组织火灾隐患排查,协助处置火灾险情。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重点保障“网格化”消防管理是防止全镇消防工作失控漏管的创新之举,也是强化全镇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的长效之策。各村(居)、场要切实提高认识,将“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参与“网格化”消防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培育亮点。各村(居)、场要充分利用橱窗、辖区消防宣传阵地等,大力开展“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主题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各单位要摒弃等靠思想,全力组织实施“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提炼成绩,在“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全面铺开的基础上,勇争先进,创建典型。

(三)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各村(居)、场要借“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开展之机,深入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消防工作组织,完善基层公共消防设施,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要全面提升基层抗御火灾能力。

上一篇:地方国有企业审计现状调研报告 下一篇:教育经费保障工作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