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9 09:46:22

老年支气管哮喘6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救治后好转59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4.8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6~18天,平均11.6天。结论:老年哮喘更易合并呼吸衰竭,并发症多,肺功能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应加强对老年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老年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64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of senile bronchial asthm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for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2009 January 2o11 June 62 case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in the elderly.Results:the 62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fter improved in 59 cases,3 cases died(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mortality was 4.84%;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is 6~18d,the mean l1.6d.Conclusion:elderly asthma more easily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ultiple complications,pulmonary func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agnosis of asthma.Should strengthen pair of elderly asthma patient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Elderly;Diagnosis;Treatment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是指60岁以后才发病,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1],并且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多伴有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基础疾病,使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治,往往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导致病情不缓解。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女32例,男30例,年龄60~87岁,平均71.4岁。其中否认其他病史9例,有其他基础疾病53例。

临床表现:均以喘息、咳嗽、胸闷或突然呼吸困难而住院,查体:口唇发绀,呼吸音减低11例,心率增快(>100次/分)20例。双肺干啰音13例,双肺干湿啰音14例,53例有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9例,有支气管炎病史19例,夜间咳嗽加重8例。冠心病15例,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0例。

诊治经过:根据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合并COPD患者予抗炎、祛痰止咳对症治疗,合并冠心病患者予改善心肌供血治疗,重症患者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猝死)。对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诊断困难的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后,分别予平喘及基础疾病治疗。

结 果

62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4.84%。所有病例中,脏器衰竭数目愈多,病死率愈高。临床治愈58例,其中9例行机械通气。死亡病例无1例行机械通气,2例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合并恶性肿瘤,1例合并肺腺癌,1例合并胰腺癌,均死于哮喘发作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79岁老年男性,在哮喘发作被基本控制的同时,空腹血糖达215mmol/L,出现腹痛,腹腔穿刺抽液为脓性,迅速出现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讨 论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

临床特点:①吸烟多且吸烟时间长:本组患者有475%有吸烟史。②病程长。③诱发因素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为老年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老年人应用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降低。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也有些老年哮喘或与鼻窦炎,多发肉病相关,应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的机会多。此类药物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使白三烯合成增加而导致哮喘,老年哮喘的自发缓解率较低,微量误吸可致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④老年人气道反应的刺激阈值也降低,一旦发病则易导致危重型哮喘甚至呼吸衰竭状态和哮喘猝死,全身及呼吸系统器官的功能退行性变和老年人神经传导速度的减缓,对症状的反应迟缓。

治疗:患者必须严遵医嘱,或在家人的帮助监督下完成治疗方案。因多数老年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可较好控制哮喘,过余增量获益较少,使不良反应增加。治疗中疗效不佳时,应据情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给药途径,不能盲目加大药量。在哮喘症状未完全控制或未稳定时,绝对不能停药“试试看”,结合实际,科学施治哮喘患者的治疗时间长[2],经费开支大,长期控制哮喘的药物推荐使用减量方案:①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缓释茶碱;②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③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试用上述治疗方案疗效尚可,值得临床选用。但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需在临床应用中注意观察总结,尤其要监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

2 殷凯生.结合国情科学规范地防治支气管哮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6):433-434.

上一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82例分析 下一篇: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