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治疗16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01 04:35:54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168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情况下子宫肌瘤手术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情况。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8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4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明显发现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术后并发症比例以及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反而优于后两者。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临床有效率83.3%。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卵巢其他病变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留卵巢。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4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肿瘤病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岁的中年妇女,有研究表明,至少有20%的育龄期妇女患有此病[1]。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年龄21~50岁,平均352岁。瘤体直径15~127cm,其中肌瘤单发82例(488%)。子宫肌瘤的部位包括壁间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26个,黏膜下肌瘤6例。多发86例(512%)。所有病例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且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肝肾疾病,无生殖道急性炎症等手术禁忌证。患者入院时存在主要明显的临床症状79例(470%);另外伴有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47例(280%),其中有5例患者伴重度贫血;伴有下腹部疼痛32例(190%);伴有白带增多20例(119%)。

方法:①术前准备:B超检查肌瘤的位置、大小,常规检查血常规、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凝血、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才可以进行手术,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流净3~6天内。②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卵巢其他病变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中,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肌瘤较大患者,原则上选用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35~40岁之间,无生育要求,肌瘤较大患者,可以进行保留宫颈的子宫次全切除术,但需经刮宫检查以排除癌变的可能;对于≤35岁的年轻女性,根据意愿,有生育要求,且肌瘤较小、较少,可以选择保全子宫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样需经刮宫检查以排除癌变的可能。在手术过程中,若未合并卵巢其他病变,术中仔细探查卵巢情况,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最终,手术方式选择全子宫切除术8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4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③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抗生素处理3~5天。另外予缩宫素及止血药以防止术后出血。术后3~6个月内行妇科超声复查,观察子宫肌瘤的变化。

观察指标:⑴手术质量标准:根据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评判手术完成质量。⑵疗效判断标准[2]:①治愈:子宫肌瘤B超下完全消失,原有临床床症状恢复正常。②显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50%,临床症状明显好转。③有效:肌瘤体积缩小20%~50%,临床症状有少许好转。④无效:肌瘤体积缩小≤20%或肌瘤未见缩小甚至长大,临床症状无改善。其中,肌瘤体积变化为判断疗效标准的主要指征。

结 果

手术质量:术后根据手术质量标准统计分析发现,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明显发现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术后并发症比例以及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反而优于后两者。见表1。

疗效: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所有168例患者中,治愈63例,显效47例,有效30例,临床有效率83.3%。对比发现三类手术方式的临床有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应该注意的是,手术过程可能对子宫造成器质性的损伤,且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打击是持久的。目前的医学观点认为,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3]。卵巢对于女性不光是生殖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卵巢紊乱影响新陈代谢,可能造成心血管及其他方面的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168例,细致分析针对不同情况下子宫肌瘤手术的选择,为今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做出指导。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

2 熊正爱,胡丽娜,王智彪.子宫肌瘤71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3(19):165-166.

3 傅芬,王春萌,廖玎玲.子宫肌瘤治疗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4,19(6):670.

上一篇: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56例疗效... 下一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