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9-19 09:45:53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堂的构建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是新课程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审视教育行为,了解学习动态,提取研究信息,激发创造灵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是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结构形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具体地说,新课堂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当前,我们的教育仍处在竞争的情境中,加上升学压力的推波助澜,使学校成了一个无形的竞技场,每个班都充斥着浓浓的竞争气氛。这样很容易阻碍学习资源的合理流动,其后果是消极的,极易造成学生合作意识欠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师生的共同劳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引领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探讨,尊重学生,实现教学相长,滚动发展。

二、把体验感受作为语文课堂的脉络。

语文课堂教学以体验感受为脉络,让学生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去体验语文,去感悟语文,充分体验阅读,体验写作,体验实践,体验探究,使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设计“结合《游子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母爱的博大,然后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加能培养其性格与个性。

三、用对话交流作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对话交流为形式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编者间的平等。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同学、教师的多层次“对话交流”中,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更要“读出自己”,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交流、对话的习惯呢?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有这样的措施:一是规定每节语文课前以学号为序进行一分钟的讲演;二是请科代表作好语文课上学生平时课堂发言次数的记载,期末记入平时成绩;三是规定“先说后写”的原则,这样,学生就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言。此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对话交流的习惯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四、把合作探究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探索性,有时甚至不假思索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有思考价值,但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匆忙展开讨论,学生根本无法提出有价值的独立见解;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分工不明确,或者部分优生搞“一言堂”,或者大家一哄而起……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首先,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进行精心选择,但并非所有的活动都适于合作,合作学习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实际上,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活动,就不适合于合作。我们提供给学生讨论的内容必须依据学生的语文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需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滥用合作学习这个组织形式”,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合作学习的情境是很关键的。当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产生兴趣,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于完成,又很想知道“为什么”时,学生的合作愿望就非常强烈,此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才是最佳时机,也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功效。

最后,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要求学生具体做到:一要耐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用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三是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尊重、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

五、把拓展延伸作为语文教学的平台。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的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师要具有课内链接课外,链接自然,链接生活的本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在教学《致蒋经国先生信》一文时,教师就可将余光中的《乡愁》与当前台湾的形势与台湾的历史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拓展延伸这个平台,让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务。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决不应该是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新课程是理念,是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语文教师要在对新课程、新教材多个层面解读的同时,积极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语文教学中受益,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上一篇:高考作文 稳中求胜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