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时间:2022-09-19 09:34:30

浅析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作业布置作为实际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不断巩固旧知识、锻炼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全面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有效安排学生作业的布置,对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及推动减负提质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弊端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一)作业布置的统一性与单一性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分析能力都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各种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然而,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中,大多没有根据每个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作业布置,往往是一个班级甚至是几个班级布置的作业都是统一的,导致了部分同学“吃不饱”,部分同学“吃不了”的现象出现,在不利于中、差等生发展的同时,又阻碍了优等生发展的机会。同时,在布置作业时,有些教师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一味地围绕着传统框架进行作业的布置,缺乏一定的新意,使学生感到每天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个作业”,长期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做作业的乐趣,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重“量”而轻“质”

在中学,特别是初三,有些教师打着提高教学质量的旗号,布置大量的作业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而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完成它,时常是做题做到半夜,睡眠时间不足,大大影响第二天上课的效率。因此,这种只重“量”而忽视“质”的做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能发挥好的效果,而是让学生变成了写作业的“机器”。

二、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新思考

上面所提到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每一个数学教师,以及其它科目教师的广泛关注,积极优化作业布置的模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发挥出作业布置环节的作用。

(一)作业布置的层次化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与主体性特点要求作业的布置必须实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对作业进行分类,分成必做题与选做题,对于选做题并不做统一的规定,从而将定量的作业布置变成弹性的作业布置。在作业布置的难易程度上,教师也需作出合理的安排,在缓解学困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优等生的探究能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保持高效率完成作业的心态。同时,在作业布置时,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有层次的、多角度的提问,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向前探索,从而使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作业布置的探究性

展开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尽可能地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适当组织并展开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探究性的作业布置就是以师生在互动时所产生的众多不可预见知识为前提,逐步向学生的实际生活拓展,从而使学生的作业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并通过作业的完成而使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地开阔。如在复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有效测量树或建筑物的高度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践性的探究作业内容。对于应该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测量方式。具体则为: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实际情形而设计出具体的测量方案;然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形成小组的设计方案;最后,教师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解答方案在全班介绍,供大家一起参考。这样一种探究性的作业布置形式,不仅使学生有效巩固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和测量方法,而且还能使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布置诸如“遮阳蓬的遮阳面积有多大”、“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小组的调查与合作探究。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在实际的调查与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作业是所有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整理、再现与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巩固旧知识获得思维锻炼的一个过程,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需消除各种弊端,打破统一、枯燥的作业模式,积极构建一种集知识与能力、实践与理论于一体的作业模式,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农村初中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下一篇:英语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