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9 09:22:20

建立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摘 要】目前创新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已没有任何争议,但是如何创新却众说纷纭。而美国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方面的经验丰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与借鉴,从中找出一条适应我国实际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创新体系 借鉴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性的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在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上,十七大报告并未给出具体答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通过学术研究,对创新本身进行概念定义随后进行分析,量化为计算公式,确定影响因素,再据此提出如何创新。不过创新活动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其过程极其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第二种方法,那就是实践经验。中美虽然国情不同但都面临着创新的任务,并且美国的创新成绩有目共睹。所以美国的创新方法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国家创新体系”。

一、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含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三维螺旋体

美国的创新体系形成于19世纪中叶,以麻省理工学院的成立为起点,以128号公路辐射至整个新英格兰地区。随后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以公营私营行业与学术界为基础,以创新社会环境为辅的官产学三维结构的国家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创新过程,而是充当粘合剂的作用,将本来互不联系的三类机构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相辅相成并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克服各自不足。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的贝赫—多尔法案中指定的间接产业政策,以及在州政府政策和计划中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建立紧密关系,都对创新行为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2.公营行业

早在一百年前,美国政府就颁布了了土地赠予法案,把联邦土地批给各州建立大学,这在当时是一项创举,奠定了美国科技发展的基础。此后不久又颁布了专利法鼓励个人发明创造。二战后又通过大规模军事研究投资,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继而推动国防科技成果民用化,以强势科技为基础,建设强势经济,维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进入70年代,石油价格的猛增导致了工业品价格暴涨,消费低迷,传统工业陷入危机当中,此时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就敏感地预见到了创新的作用。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联邦政府在贝赫—多尔法案中规定,大学利用联邦基金开发出的科技成果,其专利权由大学持有,但大学必须负责将科技成果投入使用,从而极大的鼓励了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兴趣。在州政府层面,为了增加就业实际上是鼓励创新,各个州纷纷成立了创新种子风险投资基金来扶持企业的新技术开发,并且推动大学与企业通过合作研究加强联系。结果进入80年代,在这些措施的支持下美国各大学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创新活动当中,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3.私营行业

在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私营公司的科学实验室一直是看与大学相比美的创新发动机之一,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误认为是唯一理想的创新模式。虽然在私营领域政府不宜过多干涉,但是为了回报政府再创新方面的扶持,大公司的科研实验室承担了许多长期的基础研究项目,形成了政府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

进入90年代,债台高筑的政府在私人创新项目方面的资助有所减弱。于是,各公司的实验室面临被裁撤的危险。为了自寻出路,各公司推出了技术联盟的模式,通过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来紧密合作,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研发。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以往各部门内营销,开发,研究的界限,也打破了部门,机构和行业间的界限,避免了各自为政的低效的重复开发创新模式。

4.学术界

如今的美国大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教学机构,转而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很多大学专门设有技术转移部门来管理研究成果的应用于交流,其中有些大学还设立了孵化器和科技园。

当然,大学实验室也面临着与企业实验室同样的困境,但是由于有足够的政府拨款,而且企业实验室的成功联盟模式启发了大学实验室的联合。同时大学与企业的实验室也开始联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创新不再以线性方式进行,而是形成一张互相联系的创新网络,每个网点就是一个实验室。不过这个实验室已不是过去单纯以科研为主的研究机构,而是以新技术新工艺为产品的并将其市场化以赚取利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验型企业。

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对美国的借鉴

实践证明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有效的。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时,有些值得借鉴。这也要求在实际操作当中将运行良好的保留下来,产生问题的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微调,直到整个体系与我国社会系统相符合。

1.三维结构

对于美国的官产学三维结构,加上政府的粘合作用这一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作者个人持非常赞同的观点。无论对于美国或中国,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都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世界各国的创新基础大同小异,都包括官产学这三大部分。如果没有政府参与,这三方面各自为政,会导致创新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通过政府的协调作用,结合这三方面各自的长处,将它们整合到国家创新体系内部,形成一种互促互助互利的协作关系,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个部分都是有利的。不过要注意的是,政府不应通过政令强行促成这种关系,因为创新过程与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使有关的前瞻性研究变得非常困难,据此制定出的政策是否正确也就值得怀疑了。所以,这方面应该让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调控作用则集中在间接优惠措施上面,充分利用“看不见的手”加强官产学之间的互动联系。

2.公营行业

在公有创新团体内部,建立适当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不用为此担心,因为在美国任何企业的盈亏都关乎企业管理者个人的经济收益,而在中国并非如此,所以中国公营事业的管理者往往缺乏创新动力。对此,由于政府对这一部分企业是有管辖权的,所以可以为这些企业制定一个创新激励机制(这当然包括对企业管理者自身在内)。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愿。例如可以允许企业管理者拥有对企业创新成果的部分受益权。同时改革现有专利申请制度也非常必要。目前的公营事业内部,专利申报往往要经过单位,而很多单位就逼迫申报人放弃个人专利权而申报集体专利,这样做是对个人创新意愿的极大挫伤。不过这样做也确实是由于个人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公有的资源和设备,这方面的利益很难平衡。不过适当的政策倾斜也是必要的,政府大可放弃对这种专利的拥有权,但要明确规定这种专利的使用权归集体,个人不得私自将其出售或转让。

3.学术界

在中国这一维包括大学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但是在技术转移,特别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体现在大学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不少,但市场化率极低。我们知道创新不只意味着发明新方法新技术,而且还包括成功地市场化,直到实现经济回报。这方面我国政府的大学助学模式是很有问题的,就是直接向大学注入资金却不大过问资金的具体流向。导致了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与闲置。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国家创新模式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改变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也就是说,政府不再向高校直接注入资金,而是转而支持各高校的科研创新项目,以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投资规模,而不以高校的部属和名气来决定扶持力度。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大量普通高校的创新积极性,而且也可以给一些重点高校以适当的鞭策。当然,这些科技成果的拥有权与收益权应该是各高校,所以,各高校只有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之后才能产生效益,于是,这就迫使高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4.私人行业

企业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创新欲望最强烈的创新群体是创新的主力军。虽然私营行业地位如此之重要,但是很明显中国私企在创新中并没起到相应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这个团体还缺乏一种创新意识,往往只注重拷贝模仿而不愿付出研发经费,结果导致国产产品的成本优势在国外产品时间优势的冲击下荡然无存,而且在知识产权方面与国外的摩擦经常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设立了实验室有关创新工作也在进行。这些领头人将起到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这只是第一步即形成网点。而要将各个网点联合起来,政府和私企经营者都要做出努力。政府,目前在促进创新团体联合方面已经开始介入,相关优惠措施即将出台。而就个人来说私企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创新中联合的作用,要懂得人多办大事的道理,不要过于计较细枝末节,只有联合起来弥补各自的缺点,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更好的创新。

5.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

美国创新体制之所以如此成功是与美国独特的人文环境分不开的。要建立创新的文化化境,政府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性的鼓励,就是直接介入到创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以行政命令促使个人按照政府的意志来行动,当然在目前来讲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另一种间接手段应该更多的使用。虽然现在中国创新文化尚未建立,但民间的创新活动已经开始复苏,但这种民间的创新意愿现在却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压制,导致最后很多民间科研成果与人才就此流失。比如农民造飞机和机器人,企业家自行提炼生物柴油等等,这些行为不是受到某些学术权威的批评就是被某些部门勒令停止,或者是因为缺乏后续资金投入而半途而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借鉴美国经验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创新体系,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职能。

首先,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法律法规。这方面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效果。其次,应用美国创新体系中加强校企联合的做法,目前也已在我国也得到了应用。再次,要着重解决创新团体之间信息流通障碍的问题。然后,加强国内外交流,扩大国家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彭建伯.创新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少军.人力资源管理与结构分析[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4.

[3]刘署光.区域创新系统[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4]盖文启.创新网络[m].北京: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4.

[5]欧阳康.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j].企业经济,2004(4).

[6]程桂云.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0(2).

[7]王春法.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5).

[8]张成岗.美日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0(7).

[9]晏敬东等.借鉴美国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j].科技与管理,2002(3).

上一篇:从经济追赶模式透析后发优势机制 下一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服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