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民族音乐有效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19 08:39:08

对中学民族音乐有效教学的思考

曾几何时,谭盾的《卧虎藏龙》配乐,马友友的《丝绸之路》等取材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歌精髓带到了西方的音乐殿堂,十二乐坊在日本乃至亚洲受到了追捧,甚至2004年刀朗的神奇走红,近来连续15 周登上排行榜的蒙古风味的创作歌曲《吉祥三宝》无一不再次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一、当前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虽然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应该看到,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的民族音乐的陈述方式、结构逻辑和审美取向于今天已有了一定的时空差距,而学生生活在世界文化大交融的社会里,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当代审美意识的影响,以及此年龄段学生有限的文化层次和尚不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很难与古朴的民族音乐产生共鸣。拿学生的话来说:“那是奶奶听的歌”。

现象和原因是客观成在的,然而,音乐教师应有清醒的头脑,优秀的民族音乐所描绘的深远意境和博大情怀,对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性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通过仔细观察了发现:喜爱或能接受民族音乐的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不错,而不爱甚至讨厌民族音乐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比较颓废、散漫、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等。如何解决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呢?这就需要教学中以“在创新中学音乐”为原则,“在音乐中学创新”为目的,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激“情”为中心点,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热爱自己的音乐文化。

二、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在多年的民族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各位老师参考和商榷。

1.要为民族音乐欣赏营造良好课堂意境

1)语言意境:学生的情感是教师来激发的,教师的语言是以情动情的首要因素。所以,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把握好语言的语调、语气和语速等。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可用朗诵的语调、平和的语气、缓慢的语速平静委婉的讲述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美妙意境。

2)服饰意境:教师的着装对一节课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和实效性。在民族音乐欣赏课上,如果教师能选择一套适时得体的民族服装,必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时,我会特地穿上一套得体的中式立领套装,和多媒体、民族音乐相映衬而形成古色古香的民族艺术氛围,着实为此课增色不少

2.良好的导言可以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奠定基础

导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好课型后,必须有精彩的导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有使人振奋的导言,才能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如:在欣赏课《二泉映月》中,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小泽征尔在听过我国一首民族器乐曲后,流着泪说到:“只有跪着听才有资格!”是怎样一部作品能赢得如此殊荣呢?简短的导言使学生一听到音乐就不禁肃然起敬:“原来是《二泉映乐》啊!”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古琴曲《流水》的欣赏中我说:“同学们现在咱们的“神5”、“神6”都飞上了天,如果有一天你来到了外星球,你会送什么礼物给外星人?1977年美国“航天号”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喷金唱片,其中选录了一首中国民歌,可能是想用它和外星人交流吧”。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先声夺人之效。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3.多媒体的运用

传统民族音乐有一些的确曲高和寡,而且离我们太久远,而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决定欣赏者是否能和它产生心灵的碰撞。因此,仅用讲话或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往往效果甚微,如果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直接的了解作品的年代背景,就极好的为感性欣赏阶段做了铺垫,并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理性基础去感受音乐。

如:《霓裳中序》一课中,埙是一种古老的不常见的民族特性乐器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因为太久远,太古老,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唐玄宗亲自创作的这首由埙演奏的作品。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搜集到了埙的资料和实物,然后做成多媒体,学生目睹了埙的发展、制作等,并且实践了埙的演奏,个个兴趣十足,民族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让我倍感欣慰。

4.参与——互动

民族音乐欣赏中,如果能让学生直接参与操作实践,那么既体现了当代艺术教育的理念,又能够让学生获得音乐表演的机会,从而较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如:在欣赏传统民歌《龙船调》的时候,我会事先悄悄的和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男生说好,当我唱道“妹娃我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吗”的时候,这个男生出其不意的站起来,憨憨的回答我:“是我来推你嘛”。同学愣了几秒鈡,立马儿反应过来,都笑得人仰马翻,我马上把他请上台,告诉他现在我是阿妹你是阿哥,你应该怎样推我?在第二段相同的地方,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更带劲儿的唱“还是我来推你嘛”学生们真的开心极了。意犹未尽。我及时夸他:你看,瞬间就诞生了一位民歌王!其他人暂不说,反正据我观察,所有班级的民歌王这节课都听得特别认真,我在想也许从此后他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民族音乐鉴赏者,相信这句“是我来推你嘛”,会永远深深印在他的记忆里。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具体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音乐文化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学习继承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成:初步感受——作品分析——文化底蕴——审美欣赏,以达到由感性认识经过理性分析和文化评价,最后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J]

[2]陈文喜,音乐教学要立足传统面向世界[J])

[3]杜亚雄,忘“本”的中国国民音乐教育[J]

上一篇: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下一篇:浅议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