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时间:2022-09-19 08:04:09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摘要:目的 比较CT扫描和B超在腹部创伤类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并对CT扫描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门诊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住院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CT扫描进行病情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的有37例,,符合率高达93.5%,采用B超检查组符合的有27例,符合率为65%。两组符合率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大,CT扫描图像能准确的反应患者腹部受伤位置、类别和面积,有利于医生的准确迅速的诊断与患者及时的治疗,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腹部创伤;CT;临床

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创伤疾病[1],据相关部门统计,腹部创伤在所有创伤中的比例为0.4%~4.3%,死亡率占到所有创伤死亡率的10%[2]。因此,通过适宜的手段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正确早期检查与诊断[3],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CT检查,旨在探索良好的腹部创伤的诊断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外科门诊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住院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含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32~63岁,平均年龄为(42+22.5)岁,病程为0.1~2d,平均病程为(0.1+1.75)d,且含有12例车祸患者,15例锐器戳伤患者,13例坠落受伤患者。对照组含40例病患,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为(28+23.5)岁,病程为0.2~1.81d,平均病程为(0.25+1.62)d,且含有18例车祸患者,10例锐器戳伤患者,12例坠落受伤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观察组采用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VCT扫描仪该组患者进行全面的腹部扫描。扫描参数中CT扫描层厚设为5mm,层间距设为5mm,扫描范围设为从隔顶至患者肾下极,在扫描过程中重点关注肠道和腹膜后腔状况,一旦发现患者腹腔内存在血肿、腹内脏器裂伤以及游离液体等视为腹部创伤阳性。随后将CT扫描成像图交给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图片分析。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采用HITACHIB超检查仪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是患者整个上腹部的检查,若扫描结果表明患者腹腔内部存在游离液,则视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T扫描与B超检查结果 采用CT扫描的观察组中,脾损伤共15例,肠系膜损伤5例,肝脏损伤8例,膀胱损伤5例,胰腺损伤7例,共37例诊断结果与实际损伤符合,符合率达93.5%;在采用B超检查的对照组中,脾损伤共8例,肠系膜损伤10例,肝脏损伤12例,膀胱损伤6例,胰腺损伤4例,共26例诊断结果与实际损伤符合,符合率达65%。统计学分析表明,前者符合率远远高于后者,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2临床意义分析 在本例中,CT扫描组不符合的病例主要来自于胰腺损伤。下面将对CT技术在各类腹部损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由统计结果及相关报道可知,腹部创伤中比例最大的是脾脏受伤,近年来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T技术在脾损伤诊断检查中符合率高于96%,因此CT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脾损伤类腹部创伤的诊断。

腹部创伤中另一常见的损伤就是肝脏损伤,其发生率仅仅次于脾脏,采用CT检查肝脏损伤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到其损伤不具有可再生性,因而对于肝包膜未破裂类肝脏损伤首选还是保守治疗,但损伤面积大且出现大出血的患者则需要采用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

肾脏损伤是一类发生率次于肝脏损伤的腹部损伤类疾病,但对肾脏损伤的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旦损伤发生即产生严重的影响。CT检查与诊断在这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误诊,原因是CT检查无法或很难显示肾内的小片挫裂损伤,另一个方面是由于肾表面区域密度低,容易诊断为血肿。

膀胱和骨盆骨折检查是一类通常同时发生的腹部创伤类疾病,CT扫描在该类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无需质疑,已得到业界肯定。

胰腺损伤是发生率较低的一类腹部损伤类疾病,但其死亡率较高。对于胰腺损伤严重者,CT检查可判断胰腺断裂口位置。但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必要采用12~48h的动态CT扫描。

总之,CT扫描在腹部各类创伤中均有一定的作用,但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选择CT扫描与其他仪器联用是有必要的。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和重工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由交通和工业建设导致的腹部损伤病患逐渐增多[3]。而腹部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与处理,临床上常用的腹部创伤诊断技术为CT技术,医生可根据CT扫描图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同时,CT技术还是一类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扫描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且准确的对患者腹腔内部脏器和相关组织受伤状况进行准确的诊断,提供相应的可靠的影像资料,是腹部创伤患者检测血液动力学的首选方法。采用CT技术检查,需考虑以下几点:①保证患者腹部床上之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②CT技术更适合经过腹腔灌洗或诊断性腹腔穿刺仍得不到明确的诊断结果的一类患者;②临床治疗中无法迅速收集或者没有时间收集患者病史的病患亦需要采用CT扫描辅助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CT扫描进行病情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的有37例,,符合率高达93.5%,采用B超检查组符合的有27例,符合率为65%。两组符合率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CT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且成功应用于腹部创伤类检查,其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方,吴铎,杨平,等.损伤控制在腹部创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1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3,37(5):423-424.

[2]谢钢,韩志安,邓辉洲,等.腹部创伤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1):24-26.

[3]袁明远.闭合性腹部创伤的CT检查及诊断要点[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5):7-10.

上一篇: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慢性心房颤动的... 下一篇: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