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汽车国际化之战略选择(下)

时间:2022-09-19 05:47:11

广州汽车国际化之战略选择(下)

在国际化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广州汽车产业必须因势利导,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谋划,加快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意克服观念上的障碍

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创新,而应是开放式的创新

1. 要正确认识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作用

自主创新不能仅限于内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自主开发对提高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同样重要。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与外部经济广泛联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典型形态和高度化形式,是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全方位开放,其特征是外部导向性和内在发展动力强,实行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以实现双赢,它更强调经济的国际化。实践证明,凡是开放度高的产业如家电、摩托车等,最终都是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开放的六年,也正是中国汽车大发展的六年。因而,必须坚持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双向循环、交流互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2. 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的辩证关系

引进是创新的前提手段,引进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只强调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而排斥引进外资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古代秦始皇采纳李斯的《谏逐客令》而一统天下、现代美国吸纳世界英才迅速崛起就是明证。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木牛流马,近代外国人先后发明了更先进的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若硬要中国不引用国外先进成果而全部自主开发,将要增加多少财力和时间才能赶上世界交通工具的先进水平?当年日本和韩国汽车也是从引进技术起步,再到模仿、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可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对缩短研发过程、迅速提升汽车产业本土化水平作用显著。引进外资搞建设是广州的强项,广州汽车产业应扬长避短,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国外的汽车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最终实现在较高起点上的自主开发和创新。

加工贸易不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代名词,而应是加快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模式

1.要正确处理好内源发展与加工贸易升级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快内源发展必须是在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基础上的内源发展。加工贸易既可以是外源发展,也可以是内源发展。第一,不应将加工贸易与内源发展对立起来。加快内源发展的理念与加工贸易升级中强调的增加自主创新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工贸易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重要载体,是促成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不应片面追求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应注重引导加工贸易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暂时未能生产的关键零部件,支持汽车出口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第三,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例如,空客和波音飞机),加工环节也越多,相应的全球化加工和采购也越多,就越会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

因而,加工贸易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协调进口与出口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一种有效方式。

2.不应孤立和静止地看待加工贸易,而应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加工贸易

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其作用在于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带动本国产业发展,并最终实现产业的演进升级。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贸易方式的进程上,随着料件国产化比例不断提高,从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再发展到一般贸易,形成了贸易方式的演进升级。在产品档次的进程上,随着本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饭煲和电吹风、到90年代初期的电冰箱和空调,以及90年代后期的洗衣机和摩托车,再发展到近年的汽车产品,形成了产品档次的演进升级。在生产要素结构的进程上,随着本国产业技术不断进步,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再发展到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生产要素结构的演进升级。

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对策与思路

把握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制定和实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措施。

制定和实施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以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模式为切入点,以汽车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以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为根本手段,加快技术进步与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全面提升广州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2.发展目标

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提升广州在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做大做强汽车支柱产业群。

力争到2010年,在总量上,汽车年产量达到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其中整车产值2000亿元,零部件产值1000亿元;在出口规模上,整车及零部件出口规模达到18亿美元,年均增长25%以上,出口超1亿美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三至五家;在自主创新上,建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支撑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国家汽车出口基地企业,力争在一年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轿车,两年内投入批量生产;在贸易环境上,出口市场多元化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内外部环境根本改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上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与贸易相互促进的国际化汽车营销和物流体系新格局。

总之,把广州打造成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球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

3.发展战略

(1)内外结合战略。注重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消化吸收,提高广州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水平。注重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相结合,把握国际发展最新科技,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比重,推进本土化进程,逐步构建汽车产业研发体系,提升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2)产业升级战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着力整合资源,做优轿车项目,做大客车和特种车项目,做强零部件项目。提高汽车研发和设计能力,创建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集团。实现由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的转变,由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的转变,由比较成本取胜向品牌竞争力取胜的转变,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3)跨国经营战略。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发挥广州的比较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国际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融入全球汽车营销体系。努力扩大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实现出口从低端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为主的转变,从单一产品出口向进入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为主的转变,提升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4)国际化人才战略。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引进既精通汽车专业技术,又精通外语的综合型人才。建立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增设或扩大汽车相关专业,定期与汽车发展先进国家的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选送专业人才出国深造。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环境,对拥有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可通过技术入股、参与分配等股权激励的办法来留住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造就一批熟悉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精通技术和市场运营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汽车产业持续竞争力。

加快广州汽车产业体制创新建设

1.加强政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以轿车为龙头,客车、特种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布局。规范汽车品牌经营,加大对汽车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为依托的、面向企业和市场的公共研发平台,研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争取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战略联盟,建立部级的汽车检测中心,健全新产品检测服务体系。提供高效的政府办事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积极推进汽车产业园区建设

重点发展增城汽车产业园区、广州出口加工区、花都汽车城、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园等基地,在土地利用、项目审批、便捷通关等方面创造条件,在技改、研发、信贷、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拓展出口加工区功能,允许区内生产企业直接向区外企业采购售后服务零配件的出口,满足国外用户售后服务的需求。积极引入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研发力量较雄厚、产品竞争力较强的汽车出口基地,带动汽车产业的集约发展。

3.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经济杠杆,加大对汽车研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政府每年专项研发经费不少于1亿元,用于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创建和扩建研发中心,建立技术设备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对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发展的企业,给予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技术创新项目资助等扶持。争取到2010年,广州汽车产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按规定考核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汽车企业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对经认定为总部、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的,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给予税前列支。

(3)鼓励社会投资和企业积极融资

用活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支持广州汽车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结成战略同盟,利用政策性贷款研发自主品牌汽车。

4.大力倡导广州汽车文化和国际化的特色

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展示当今世界汽车在外形、设计、功能、操控、环保等的特点和最新成就,将汽车展打造成国内乃至全球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盛会之一。全力打造“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品牌,创立广州汽车历史博物馆,设立广州汽车工程学院,开办中国南方汽车人才市场,建设国际赛车场,努力培育广州的汽车文化,提高汽车产业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广州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引进吸收能力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加速汽车技术产业化,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领域,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型。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集团共建研发中心,支持广汽集团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建立广州汽车工程研究院,加快广州与中科院合作在南沙建立广州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汽车技术研发机构来广州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广汽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省级和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自主品牌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着力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汽车产业研发体系。

2.建立以汽车整车为龙头,零部件及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体系

做优广州丰田、东风日产、广州本田等轿车产品,以广汽集团自主开发新款轿车为契机,加快提升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升级。做大五十铃、羊城、骏威等客车产品,扩大适销对路的特种车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强广州汽车零部件产品,引导零部件企业采用平台战略共同研发,提高产品模块化、通用化配套能力,加快零部件产业由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转变,由单纯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转变。

积极引导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使广州整车制造水平建立在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基础之上。同步发展与汽车配套的金属材料、机械设备、汽车电子、橡胶、工程塑料等行业,提升广州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积极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鼓励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按照国际标准研发和生产。推动与主要汽车进口国的汽车产品认证,重点与已在广州市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进行技术标准的相互认可,组建平等的技术战略联盟,支持企业加强与国际机构和著名汽车厂商的合作,参与产品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使汽车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努力改善汽车出口的外部环境。建立汽车产业预警机制,提供行业协会信息支撑平台,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磨擦。

加强广州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和市场开拓

1.引导外资投向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的行业

鼓励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围绕整车生产企业,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延伸,促进二、三级配套厂家在广州集聚发展,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利用广州市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强,制造成本较低的优势,鼓励本地产品向国际市场出口。加快本田汽车出口基地项目建设,提高生产规模。支持广州丰田、东风日产等企业整车和发动机的批量出口。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和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2.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出口秩序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导向,支持和引导出口量大、市场前景好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在国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坚决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做好汽车出口企业资质认定和后续监管工作,推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规范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和中介组织建设,把政府宏观调控、行业指导和企业自律有机结合,倡导公平竞争,促进汽车出口健康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全球汽车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网络

办好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交易会,吸引跨国公司来华采购,实现广州生产、广州采购和全球销售。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底特律、巴西国际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等世界大展,努力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链条,与跨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借助国际专业商、销售商和服务网络进入国际市场,扩大汽车出口销售和服务本地化。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维修服务和营销网络体系,扩大出口规模,提升服务品质。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学习国际汽车营销的最新理念,适应WTO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与销售目的国文化融合,促使汽车产业与国际接轨。

4.探索运用国际金融衍生工具、保税物流等手段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推动广汽集团在国内外上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提高企业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的作用,研究拓展汽车租赁、保险、等新型服务贸易,鼓励企业通过提高资本营运、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誉和服务的水平,拓宽汽车及零部件的国际市场。打造以南沙深水港为依托的南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白云国际机场为依托的白云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以广州保税区为依托的区港联动保税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广州花都东风日产汽车自用型保税物流中心(A型)和南沙丰田汽车保税物流中心(A型)为龙头的国际化汽车及零部件营销和现代物流体系,拓展汽车产业向现代保税物流延伸,把广州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的物流集散地。

作者系广州市外经贸局机电产品进出口处副处长

上一篇:知识产权保护的“三难”困局 下一篇:亚太:在利润与数量的杠杆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