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基金有困难有挑战

时间:2022-09-19 04:54:39

中国私募基金有困难有挑战

国内私募基金的发展虽然并不像其他金融行业那么光彩照人,但是,它依然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他们坚信,只要扎根在这个行业,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迟早能够迎来它的春天。因此,在人们思考是否投资私募基金的时候,他们想的永远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怎样的投资策略才是最好的?即使这个行业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收益率仅较去年上涨了2.9%。

“银行是城市农民,投行是城市猎人,基金是城市广场。”罗劫这样形容私募基金和银行的关系,据他介绍,作为城市广场的猎人,投资银行在私募基金的过程中,本身就较银行有更大的难度,“农民播种就有收获,猎人打不到猎就得饿肚子。私募这个行业整体不错,但是要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还得像春秋战国一样,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显其能。”

“没爹没妈”也要创新思路

“私募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爹没妈。”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定恒,在谈到2012年国内私募基金面临的困难,言语间带着黑色幽默。在他看来,公募拿一个批文可以到任何地方公开做,私募也有自己的渠道,但是在名正言顺方面,得到的待遇还不够。因此,还需要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去规范;其次,私募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运营成本比较高的状况。例如,要借道信托等其他的销售渠道,私募的成本似乎更高一些,其实,完全可以把这块成本省下来请更多的研究人员做调研。

纵然如此,善于在逆境中寻找机遇的私募基金管理精英们也总能看到希望。余定恒表示,私募基金还有劣势:没有监管部门正式法律层面的认同,没有更多社会资源让他们使用,但是他们有比较灵活的运行机制,碰到困难会去想办法,千方百计为投资人赚钱,把运营成本降下来。其次,因为自我创作的空间较大,他们还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寻求一些创新的做法,包括在产品层面创新,包括在投资方法上创新。

出路:基金管理团队在考虑投资的时候将不再是单边,不能仅仅是买入持有的单一策略,还将做进一步的创新。

搞清“春夏秋冬”认清市场行情

“只要做二级市场投资人都会面临困难,因为我们面对的市场部?是周期性行业,当牛市来的时候,可能大家赚钱都很容易,但是熊市来的时候,像这两三年,我相信有80%、90%的投资人很郁闷,灰头土脸。”面对目前私募基金发展的困难,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伟志选择迎难而上,仔细去摸索市场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市场也是如此。它的规律其实很简单,我们说A股市场过去的估值区间,15倍是下限,40、60倍是上限,选对了公司,能赚5-10倍。但是熊市来了,投资人就不能指望每年能赚20%-30%。”

“私募同行都愿意把自己比喻成农民,在投资的过程中要搞清楚春夏秋冬,秋收完以后要冬藏。”吴伟志表示,投资人还应该接受在冬天来了不赚钱的合理目标,这样的正确目标可能对于投资人来说就会比较轻松快乐。

出路:认清市场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做“小三”私募基金发展需“转正”

“我一入行就碰到了这个行业告诉我‘冬天开始卖雪糕’了,其实‘冬天卖雪糕’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或者对公司来说是好事情,因为能练就你的本领。”广东银石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丘海云在对投资人做私募基金投资的过程中,练就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看待市场行情的方略。他表示,行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任何行业都有,是周期性的,正如《易经》里面的一句精髓——“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私募行业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高兴的时候很高兴,悲伤的时候会很痛苦。”丘海云认为,投资跟经营并非等同,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在变化当中。关键在于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看对的时候就想怎么赚得更多,看错的时候就看怎么亏得更少。

“私募基金发展过程如同‘小三’向‘正室’转变的过程。我们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不做‘小三’,呼吁在政策上给我们转正,让这个行业更加合法化。”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丘海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私募基金一定的法律保障。

出路:提升自身本领,给予政策保障。

上一篇:一场马拉松式的高烧终于退了 下一篇:通胀向左,通缩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