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伦理意蕴

时间:2022-09-19 03:24:58

简析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伦理意蕴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378-01

摘 要 本文通过覃新宇与李美文的事例,论述了警察伦理以其职业道德,对建构和谐警民关系,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实践性方法。

关键词 警民关系 职业道德 伦理

一、覃新宇与李美文感人故事回顾

2009年9月下旬,李美文与隘口边防派出所民警覃新宇的动人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爱我中华”少数民族国庆专场晚会中播出。覃新宇还应邀到晚会现场接受访谈。拄着拐杖,身着壮族传统服饰的李美文,见到民警覃新宇时,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覃新宇也是热泪盈眶。这一幕,感动了全国的观众。人们都把他们的事迹作为和谐警民关系的榜样。李美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普通壮乡姑娘,出生于凭祥市友谊镇卡凤村。13岁年幼懂事的她那次随父母上山砍柴,不幸被地雷炸伤,从此失去了双腿,她只能用两张小板凳“挪”步。一直到2005年,覃新宇在一次走访中认识了李美文,在了解了她的艰难生活之后,只要工作空余,城里长大的小覃都会到李美文家里帮着做家务、干农活。在覃新宇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派出所给她申请了轮椅,暂时解决了“挪”步的困境。2007年,李美文成功安装假肢、重新站立。随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这事件,电视一播出就有很多的爱心人士与李美文联系并积极帮助她。更可喜的是在2008年,李美文与内蒙古的一青年喜结连理,并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的“媒人”便是覃新宇,一个普通的边防警察。那么作为警察和公民之间应该遵循怎样的行为规范与伦理准则?如何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警察伦理的基本内涵

在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说研究伦理就是研究道德,伦理就是道德之善。伦理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人们行为品质是否是善还是恶的,以及社会所倡导和推广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警察也有警察的伦理,警察伦理就是警察与警察系统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关系,有正当行为规范的原理,即警察人员道德的原理。警察系统中的人员人数很多,包括警察机关内的上司、部属、同事之间等,还包括警察机关之外的公民、政府其他部门、利益团体、大众传媒等,与他们相处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这套价值规范即为警察伦理。警察伦理不但是包含警察组织内部人员人际互动关系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绳以及警察人员与非警察人员互动关系共同依循的行为规范与准绳。

三、警察职业道德的要求

一般来说,警察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恩格斯也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重要的是责任。人类求生存、谋发展需要处理好人与人内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责任作为社会的职业道德首要的要求,它所追求的是人应该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负责,对自身内心深处的良心负责。以至达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道德范围内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责任有自觉意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遵守职业道德、公共秩序、家庭伦理道德,在与人们相处上做到友善、真诚去帮助他人。

四、和谐警民关系的构想

1.警民关系就是由警察职能作用所决定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关系,是警民之间必然存在和发生的且有国家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的一种公共关系。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所要具备的条件:(1)警察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基层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有一份真诚对待群众的热心,一切都为群众的利益考虑,做到为民服务。人民警察要懂得群众的心理,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2)提高警察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身体状况等方面条件的总和。首先是身体素质,没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如何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到侵犯?其次是心理素质,人民警察对突发而来的紧急事件应该要沉着、冷静,在面对危险事件时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敏的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能力等。再次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通过知识传递丰富警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最后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立场、理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水平或状况。

2.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所要实现的途径:(1)警民之间应该平等。这是警民之间和平共处的基础。警察要致力于每个人在法律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警察就应该先树立平等人权的观念,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平等保护所有人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尊重人的生命权。(2)和谐警民关系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人民群众首先不要把警察看成是万能的,别忘了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对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不要强求,应该给予理解。对极少数不合格警察,也不要导致对公安机关所有人员的怀疑,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一致。

参考文献:

[1]陈晓济.警察伦理的内涵及其在警察院校的应用.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第4卷:236.

[3]宋世杰,周雄文.公安法学.江苏: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浅析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关于构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