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

时间:2022-09-19 03:10:31

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

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初次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3mg/次的纳洛酮,加入1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4天一疗程。观察两组结果。

结果:纳洛酮组在意识障碍的恢复、血肿吸收、水肿产生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常规组。

结论:纳洛酮临床治疗脑出血不只是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更可以缩短昏迷时间,效果明显。

关键词:纳洛酮脑出血神经功能血肿吸收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25-0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引起脑实质内血管的破裂出血,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等,常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诱发,大多在活动时突然发病。临床上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在我国脑出血已经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健康,治疗脑出血的药物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好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的选择。临床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其诊断符合《神经病学》的标准[1],并经过颅脑CT的诊察,排除了移位受压,排除了既往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心、肝病或发病前不能生活自理者。60例脑出血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45-71岁)。随机分为二组:纳洛酮组30例(男18,女12),年龄45~71岁,平均58岁,基底节出血18例,脑叶出血12例;常规组30例(男17,女13),年龄47~70岁,平均59岁,基底节出血19例,脑叶出血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分级、出血部位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脑出血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主要脱水,止血降颅压,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预防感染和应激性溃疡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除此之外,纳洛酮组的30例患者3 mg/次的纳洛酮加入15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适当调整给药剂量,持续治疗14天。

1.3疗效评定。根据60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按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痊愈:经过14天的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经过14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过14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经过14天以上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用卡方12.0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如果P

2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后,纳洛酮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有9例,占30.0%,显效的有7例,占23.3%,有效的有9例,占30.0%,无效的有5例,占16.6%,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常规组的30例患者手中,治疗痊愈的有3例,占10.0%,显效的有7例,占23.3%,有效的有6例,占20%,无效的有14例,占46.6%,总有效率为53.3%。由此可见,纳洛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很多,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着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我国,脑出血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主要是因为血压长期控制不平稳,高盐及不规律饮食导致动脉壁变薄,又因情绪变化,外界因素饮酒等诱因从而诱发脑出血。一部分患者是由动脉瘤破裂或者是血管畸形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临床一般表现有突发头痛,眩晕,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合并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迁延为脑出血后遗症: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偏瘫等。患病部位的局部神经组织受到刺激,使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反过来促进自由基的产生两者均可使钙内流引起脑损伤加重时[1],由于脑血流调节机制改变可引起继发的局量持续下降[2]。而纳洛酮在脑出血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对所有内源性的阿片肽受体皆有拮抗作用。盐酸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1960年由Fishman首先人工合成[3]。神经保护机制能迅速的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循环系统有抑制的作用,能抑制中枢性神经递质,可激活脑干网状系统,对中枢神经有催醒作用,可以保护和促近神经的恢复。并且纳洛酮的作用比较迅速。能有效的平稳血压,控制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代谢。

本研究中显示,在60例病例中其纳洛酮组治疗时对神经功能恢复上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也明显的优于常规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强肢体功能恢复,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康复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立凯,王淑仙,田文艳,等.脑出血患者血内皮素和氧自由基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3):155

[2]郭富强,杨友松,宋文忠,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血流量的动态观察[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5):277

[3]黄凯,刘蓬,孙丽霞.微创穿刺粉碎技术合并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5):59-60

上一篇: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 下一篇: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