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对话意识

时间:2022-09-18 11:12:26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对话意识

【摘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交流需求和参与精神。本文从“不断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运用鼓励性的课堂指导语与评语”、“防止排他性竞争”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对话意识

【关键词】培养 对话意识 表达 鼓励 竞争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交流需求和参与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一旦发现学生有对话的渴望和需要时还要给予及时的强化。学生的对话意识产生以后,极有可能稍纵即逝,也有可能伴随情境而得以维持。有研究指出:保证后一种情况能够实现,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教学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期望就是教师能充分肯定学生参与对话的能力,在对话中以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眼神和鼓励的言辞作为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跃跃欲试,伺机参与对话。对话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是相信自己具有清晰地阐述观点和表达意愿的能力,并且相信通过对话能解决疑惑、加深理解和扩充知识。只有在教师期望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对话内容,建构对话意义。其实,儿童天生就有表达的愿望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教师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满足这种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这种愿望。

一、不断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

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对话,与教师过度严格控制课堂生活有关。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特别担心不可控因素影响计划内的教学进度,希望并不断鼓励学生紧紧围绕当下的教学任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开展学习活动。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老师有意忽视和打压与当下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堂行为(包括提问和回答),有时甚至害怕学生提出与当堂教学内容虽然有关但难度大、费时间的问题。在这种节奏的奇快、气氛紧张课堂生活中,学生很快就能感知到老师的期待和态度,养成琢磨老师和被动提问、发言的习惯,长此以往就会逐渐丧失自由探究、主动提问的动机。教师心里清楚,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心里清楚,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教师心里清楚,学生即使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时,也应该给予肯定,赞扬其积极思考、认真投入的态度,保持其主动提问的精神。教师的难处是,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不断给学生自由自由表达的机会,以保护学生自由探究、主动提问的热情和动机。

二、运用鼓励性的课堂指导语与评语

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对话,与教师对学生课堂问答行为的引导和评价方式有关。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沉默不语时,教师们为了使课堂不致于冷场,常常这样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别害怕,胆子大些,说错了也没关系。”听似宽容、轻松,殊不知这样说反而加剧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因为其中的潜台词是:“老师这里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你们是有可能说错的,只是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怪罪大家。”学生一旦够听出到这种话外之音,避免出错的动机会更加强烈,心情会更加紧张不安。如果要求学生回答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随口这么一说更是一种误导。开放性问题本来没有标准答案或唯一正确答案,学生在老师不恰当的指导语暗示之下,竭力揣磨老师心目中的“正确答案”,情绪势必紧张焦虑,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又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过于关注学生提问的质量和回答的正确性,忽视学生的个人经验、思考过程和参与态度。这种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强化着学生害怕犯错误、少说多听的心态和习惯。特别是在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盛气凌人,轻率武断,小题大做,出言刻薄,不分场合,不留情面,更会使学生胆怯退缩,沉默寡言。因此,改进教师的课堂指导语和评价语,将有利于营造支持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生活氛围。

三、防止排他性竞争

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对话,与学生中盛行的排他性竞争有关。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经常在课堂中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在学生中制造竞争。例如,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圆满时,教师常常用“谁能比她说得更好”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回答问题。后回答的学生基于前面同伴的经验教训,一般都能提供令教师满意的答案,自然会受到表扬。结果往往是,后回答者因为胜过别人而洋洋得意,先回答者因为被人胜过而垂头丧气。课堂中排他性竞争,不但使学生把心思放在胜过同伴上,而不放在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且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决不第一个发言,等有人发言之后再设法说得比她更好。更有甚者,中高年级个别学生(包括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始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恶性竞争观念的影响,在同伴发言之后,即使自己有更好的答案,也不主动说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正是许多班级的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总是沉默不语、总是等教师点名后才回答问题的秘密所在。如何转变这种恶性的、排他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呢?笔者认为,教师师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课文,不时用“讲得真好”,“真高兴”,“你来试试”这些充满激励话语帮助学生更放松、更大胆、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教师希望学生说出更加准确或全面的解读时,不要说“谁能比她说得更好”之类的问话,而多次启发学生去补充同伴的回答,引导学生在分享各自独特的阅读感受的同时,共同建构起对课文的集体理解。长此以往,课堂生活中的排他性竞争气氛就会逐渐淡化。

当然,学生的对话意识和能力,不可能通过一两节课,也不可能通过一门专门的课程,加以培养。这个教学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课堂教学乃至整个学校生活在对话中展开,并贯彻对话的精神,使学生在课堂中受到尊重,在对话中学习对话。

上一篇:江苏凌家塘市场:蔬菜价格小幅回升 新核桃上市...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