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影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9-18 09:30:11

充分认识影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008年7月20日,由南京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主办的“首届两岸影像教育学术研讨会”开幕,海峡两岸影像教育的学者、专家和业界精英60多人相聚一堂,就两岸的影像教育及影像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学术研讨,与会人员对两岸影像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影像教育的未来有了更多新的想法与思考角度。

议题一:影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机具影像诞生的一百多年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快的一百多年。正如人类的所有技术文明都终将脱离单纯的技术内涵、献身于广阔的社会一样,影像也从诞生之初就拥有其他身份。而随着影像技术本身的发展与成熟,以及社会机制的发展与成熟,影像与艺术、商业、政治等领域的相互作用愈加深刻、广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南京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韩丛耀教授指出,当代全球化社会呈现出一种显著特征,即艺术和文化上的“图像”转向。随着照相术的发明与应用,尤其是电影、电视的发展与普及,现代社会日益表现出视觉化转向。视觉文化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它是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形成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媒介越来越呈现出机械复制性和数字复制性,我们的生活愈加被视觉化的图像,尤其是电视图像所异化,而影像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中也愈加凸显。

《大众DV》杂志主编吴砚华强调了影像记录历史的巨大功能。她以《大众摄影》创刊50周年的纪念册为例,这本命名为《我们的生活记忆》的图文画册包含80多幅摄于1958年至2008年的作品,通过记录半个世纪里中国人衣食住行的生活图景,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影像,这种记录历史的精确和客观,是文字很难做到的。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著名电影导演黄玉珊则强调了影像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当下影像已经进入多元发展的阶段,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网络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你主动寻找还是被动接受,以影像为载体的信息都已经带着强势的姿态,直入你的日常生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延明教授就此进一步指出,在汶川大地震中,影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视作为第一大媒体,其新闻的纪实性、生动性、真实性充分地展示出来。如果没有央视、四川台等主流电视媒体的直播,为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呈现震后灾区的状况,这次地震就不会有那么多同情、凝聚不了那么多热情、也得不到那么多捐助。他认为,影像应当传递一种大真、大善、大爱,在这个前提下,影像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会愈加重要。

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吴坚认为,DV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新闻事业的运作方式。他以《南京零距离》为例,这个栏目的运作机制大概由70到80人组成,真正的一线记者20多人,其他都是DV通讯员。他们每人手持一只价位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小DV,走街串巷去寻找、拍摄社会新闻,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吴坚谈到,以这种方式发掘新闻,从很大意义上讲,是新闻的社会化,也是社会的新闻化――DV使得我们走进一个社会监控的益处和弊端都愈加明显的时代。

台湾纪录片导演陈斌全则以台湾的“社区影像”现象为切入口,探讨了台湾的影像事业现状。当下台湾的很多媒体从业者在寻找新闻素材时,往往借助网路的渠道。比如Youtube这个网站,这是一个以草根为主体的视频浏览、上传、分享网站,商业电视新闻从业者会在其上搜索具有新闻价值的“社区影像”,然后把这些影像借用到正规的播出管道里来,这就形成了一个专业追着业余走的有趣现象。换句话说,影像事业的门槛越来越低,民众通过网路介入其间、得到反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网路拥有大量的隐性观众,而“社区影像”作为平民影像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

苏州科技学院讲师、纪录片摄影师邵斌提出,正如物理学中力的正作用和反作用,又如人类历史中种种发明创造的两面性一样,影像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有巨大推动性的前提下,它也会包含着另一种巨大的危害性。他总结了两点影像的危害性。其一,放大社会矛盾;其二,强迫政治作秀。

议题二:两岸高校之影像教育

安德烈・巴赞说,并不能说技术决定了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技术有时反而是人们观念和思想的障碍。影像既然是一位技术和思想的混血儿,我们谈到影像教育这一话题,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在培养影像的从业人员时,我们是应该注重培养技术,还是应当注重培养思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博士就此议题发言说,影像作品是其作者灵魂的光与影,不管是新闻还是艺术,都有关人本身。要培养一个影视从业者,必须培养他在拍摄影像时的自主性和反思性,要思考他为什么拍摄这个影像,他为谁而拍这个影像,他拍摄影像的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社会观念。我们的影像教育,在如何培养拍摄主题的思想性上、如何培养一种民主意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丽丽副教授就“如何培养影像从业者的思想性”作出回应,她谈到自己的从教经历,把自己的教育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美学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生如何去鉴赏的阶段,要自己操刀去创作影像作品,首先要学会鉴赏他人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一个必要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大众文化视角中的电影教育。这是一个把电影放到社会学范畴里去研究的阶段。关注到电影与社会的关系,关注到电影与美学之外的一切东西的关系,比如政治、经济、身份认同等。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纪录片摄影师李晓峰谈及纪录片创作的教育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拍摄创作产生幸福感,一种扛起拍摄机器就有的幸福感;其次,纪录片的创作必须关注人本身,一部纪录片的好坏,有时就在于其中人的表情,好的纪录片会关注人的表情,差一点的就忽略人的表情,这不是一种表象的形式的问题,是本质的外在体现。

议题三:影像教育的推行与提升

影像的历史只是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回顾这一百多年,在影像教育的推行和提升方面,却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在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如何进一步推行、提升影像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陈斌全认为,影像只是一种载体,如何去推行影像教育,关键是发现不同的人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利用它。比如新闻工作者用它传播新闻,网路上的播客只是利用影像记录日常生活,有的学者则要利用影像去阐释某种专业上的观点。因此从宏观上讲,影像教育的推行可以扩展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因为对影像有所求的人太多了,这就对影像教育的规模有了新的要求,不单要在高校里坚定推行,也要在社会上广泛地推行。

江苏电视大学周振华博士以他从教的江苏电视大学为例,谈到他们学校的宗旨是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依托,把每个同学都锻造成熟练的影像工匠。在校期间,让每一个同学都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且使他们在这个方向深入发展,为他将来走上影像业打下坚实基础。

他认为,“提升”就是不可避免地偏向某一个专项。当然,总的来说,影像的提升还是一个集合体,是很多人在不同专长上的提升最后综合而成的。

韩丛耀教授最后谈到,影像教育的提升,需要技术的提升,更需要视角的提升。影像记录历史并不重要,要使记录的影像成为历史才重要。

这个时候,用来记录的镜头视角既不能是仰视,也不能是俯视;你的镜头必须真正的平视、透视民生,你必须用心去记录,让你的镜头感受来自土地的温度。惟有如此,你记录的影像才有可能成为历史。■

上一篇:拯救的期待与想象 下一篇:商业媒体的政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