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时间:2022-09-18 07:12:22

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摘要]目的:探讨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方法:21例32眼,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应用0.1%无环鸟苷和贝复舒眼液,对照组仅给予0.1%无环鸟苷,每日6-8次滴眼。结果:治疗组16眼,有效率93%,平均治疗时间18天,对照组16眼,有效率75%,平均治疗时间37天;两组有效率与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贝复舒 无环鸟苷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特别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已居角膜炎的前列,其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对视力损害甚大。2003-2004年我们采用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1例32眼,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3-2004年间,我院收治21例32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男10例,女11例,年龄20-60岁,初发15例22眼,复发6例10眼,双眼发病11例,单眼发病10例,经检查均为实质层型,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

治疗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6眼,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A组应用0.1%无环鸟苷眼水点眼,6-8次/日,同时应用贝复舒眼液6-8次/日;B组仅给予0.1%无环鸟苷点眼,6-8次/日;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时,加用1%阿托品眼水散瞳。两组患者每日用裂隙灯观察病情变化,角膜恢复透明,基质浸润和水肿消退为治愈,自觉症状减轻,基质浸润减少为好转,角膜病变未减轻,炎症向深部发展为无效。

2 结果

A组:治愈10眼,好转5眼,无效1眼,有效率93%,最短治疗时间为1周,最长30天,平均18天。B组治愈5眼,好转7眼,无效4眼,有效率75%,最短治疗时间15天,最长60天,平均37天。两组有效率与治疗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3 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的血清型Ⅰ型感染所致,它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对于神经组织和来源于外胚叶的上皮细胞有亲和力,原发感染多见于无免疫力的儿童,继发(复发)性感染多发生于曾有过病毒感染、血清中已有中和抗体者,当个体在各种非特异性刺激,如感冒、发热、皮质类固醇治疗等诱因的作用下,病毒可被激活、繁殖,沿神经轴突进入角膜,引起发炎[1]。无环鸟苷是一种高效抗病毒药,能够选择性作用于HSV感染的细胞,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合成,阻碍病毒生长、繁殖,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已肯定,对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稍逊。贝复舒(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是角膜组织的正常生理成份,bFGF及其受体在角膜组织全层均有表达及分布,它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结合[1],刺激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加速角膜上皮再生,延缓和减轻角膜上皮的再脱落损伤;能刺激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改善角膜纤维板层的排列趋势,调节细胞间质(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及分布,使修复的细胞在形态和排列上趋于正常,这也是bFGF促分化作用的一种表现;还能刺激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其修复,维持角膜透明度。据文献报道,贝复舒在其它角膜病如:角膜化学伤、角膜擦伤、角膜手术等也有一定疗效,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应用方便。本研究结果说明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和高效抗病毒药无环鸟苷的联合应用,对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协同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贺炎,孙秉基,赵东卿,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J]. 眼科研究, 2000, (3):244-246

上一篇: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探讨 下一篇:PARP介导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