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时间:2022-09-18 06:55:55

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

摘要: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加强朗读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又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渗透,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句话,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目前小学语文朗读现状低效忧人,因此,探索小学语文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质量,回归小学语文朗读本位,自然就成了重要的课题。让学生“读进去”“读出来”,形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境交融之态势,还读书之本性,步入原生态读书之胜境,这正是小语教师之职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有效朗读呢?

一、对读的目的的要求要明确

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要求,朗读教学也不例外,必须按照朗读教学要求进行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朗读前应先让学生明确朗读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等。对于自学性朗读,教师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仅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教师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

二、防止或纠正唱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以读、写为主来进行教学,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教师有时也会感觉无聊,产生职业懈怠。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更为了丰富我们的语文朗读形式,笔者主张要多种形式地进行朗读活动,不能一味地默读到底、朗读到底、背诵到底。当然,笔者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就是要拒绝齐读,或者过多地进行齐读,因为齐读很容易让小学生养成唱读的不良习惯,我们可采取诸如比赛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比如《》一文,描写了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的壮烈场面,全文弥漫着烈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学生都很喜欢读,因为喜欢,都想表现自己。但刚开始读时,学生会对节奏把握不准,不能充分表现课文中反映的那种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心情,于是教师就挑选了两位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读。一位是读得较好的学生,一位是读得一般的学生。经过他们俩一读,学生发言踊跃,各抒已见,“请战时充满信心和力量,他的话应该读得坚定有力。”“‘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一句反映了在伤重的情况下行进的艰难,应该读得稍慢。”“轰一声炮响,声音来得突然,应该读得快一点,响一点……”等,不一而足,让教师深感欣慰。

三、创设情境,调动朗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于学生成绩、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小学阶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小学生限于具体的视野范围及生活阅历,他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教材文本内容都非常熟悉、感同身受,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具体想象与生活感知,并把这种心理感知带到具体的朗读环节当中,优化我们的朗读教学。例如,笔者在讲授《桂林山水》的时候,就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在教室里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相关视频与画面,利用声、光、电给学生的各个感官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效果。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加入情入境,在这种情况下,朗读的情感与韵味便油然而生。又如《月光曲》一课,笔者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也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展示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前,兄妹两人沉醉于贝多芬激情难抑、即兴演奏的画面,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有利于他们自然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可以说是朗读技巧的最高境界。

四、要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朗读

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必须把朗读能力的实力提升建立在学生对于教材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我们才有可能根据文章情感去琢磨一些朗读的技巧,诸如停顿、轻重、缓急、高低等。譬如,在讲授《秋天的雨》一课时,笔者就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展开想象与理解,秋天的雨只是一个载体,我们透过这个载体可以触摸到很多东西,譬如大自然的馈赠、母亲的宠爱、人世间一切令人温馨的事物与情感。说它清凉,是这个季节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说它温暖,是它像母亲的手,给我们每一个人以心灵的温暖与惬意,它带给我们丰硕的收获之后轻轻离去,象征着一切人世间的美好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为基调,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便自然融入了对于秋天的雨的深刻感悟,对于秋天的雨产生了浓浓深情,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便由衷而生出一种韵味,这些韵味要远远超过教师对于他们单纯的技巧方面的指导

五、着眼差异,进行比较朗读

由于学生的思想经验、朗读方法角度不同,对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一是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允许学生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他们给予表扬。二是不同对象同一段落的朗读比较。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比较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互相挑刺,又要诱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亮点,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在民主、平等、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高涨,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佳境。此外,对比较性朗读评价时,教师要遵循“低学段重感知性朗读――高学段重感受性朗读”的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实现全面有效的小学语文朗读。

总之,朗读方面的能力训练在小学阶段绝对是一项必须加强的内容,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加强自己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种种朗读层面的弊端,并依据当前的课改精神积极开拓,大力进取,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课堂氛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一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下一篇:谈怎样指导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