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我们身边的北京精神

时间:2022-09-18 06:33:47

2011年,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引领首都建设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把北京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把北京建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善之区,是首都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也是首都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

为此,今年这个教师节,编辑记者走到一线教师中间,去发现、寻找10位体现北京精神的教师代表。

在与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北京精神不抽象、不高远,它就在千千万万教师身上,在他们点点滴滴的行为中。王能智老师年近70仍然执着于教育事业,站在教育的最前沿,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利益面前拱手相让,只求奉献,不计回报;许铁成老师清华毕业回到家乡,拒绝各种诱惑坚守在教师岗位;魏发团老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原本素不相识的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石青华校长倾其所有,给了流浪儿童一个温暖的家;王春易老师颠覆已有经验,开创了课堂上另一种精彩;侯亚丽老师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背中国古代诗文,玩中国传统游戏;吴荻老师是老师又是演员,校内校外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曹晶老师用爱心和耐心陪伴着智障的孩子,丰盈了他们的人生;孔凡艳老师甘为人梯,只要老师有需要,就一定全力以赴;荆爱玲老师对学生投入全部的爱,成为孩子最亲的人……这些老师以自己的学识教育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他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为人师、行为师范”,北京精神需要首都教师宣教、弘扬,首都教师身上应时时处处体现着北京精神。

这些老师,有的是教研员,有的是中小学教师;有的是谦谦长者,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在城区,有的在远郊;有的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长大,有的来自千里之外。他们的形象、性格都不相同,但他们有几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仁者”——爱学生,爱同事,爱孤寡老人;他们都是智者——善于采用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他们都是勇者——敢于开拓创新,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这些老师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是频频站上领奖台的获奖专业户,也不是笼罩着各种光环的“名师”。他们都来自教育教学一线,和很多老师一样,他们真心爱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真心爱教育事业、真心爱学生,勤奋、勇敢、甘于默默奉献。他们就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

采访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感动是深刻的:这10位教师,以及许许多多的首都教师虽然平凡,但却伟大。

上一篇:发挥多媒体优势 帮助职高学生学好数学 下一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学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