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8 06:19:38

浅谈初中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意在从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和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重视阅读感受、品析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和创新能力。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然而,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析串讲轻整体感悟,重求同理解轻求异创新,这些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唤醒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必需。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使朗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智慧的启迪,知识的构建,情感的陶冶,能力的提升。

一、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确立现代阅读理念。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动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层发掘文本的底蕴,引领学生用灵动的思绪去触摸文本里的鲜活世界。让学生在自己阅读、个性化自主感悟中建构其文本的意义,让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成为师生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从而切实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充满创新激情、洋溢生命活力、张扬个性魅力、放飞心灵的舞台。

二、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1、朗读品析,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充分朗读是感知文本语言和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中的语言包容着丰富的信息,或哲理、或情感、或意境、或画面、或韵味,这些都需要通过朗读才能领悟到其中深长的意味。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创造朗读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进文本的世界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从而理解文本的精神实质,受到感染和熏陶,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以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温情、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性朗读、理解性朗读、想象性表情朗读等,点燃学生朗读热情,促进学生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韵律、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感,仿佛让自己进入百草园,与作者一起生活,共享欢乐。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2、朗读感悟,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去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意蕴等,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性,浓厚的感彩,并逐渐受到熏陶和感染,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味文字魅力的同时,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力。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饱含浓浓亲情的优秀散文,尤其是文中第五自然段,作者从语言、动作、衣着、体态、心理等方面着力刻画父亲的形象,使一个不善言谈、体贴入微、负重坚忍的慈父形象呼之欲出。但如何从质朴语言的背后理解其蕴含的浓浓亲情,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写几句话。有一个同学这样写到:“我是一个爱哭的女孩。每每读到此处,我的眼泪也来了。既为了文中浓浓的父子情,也为了我那远在上海日夜操劳的父母亲。这几滴思亲的泪,能否随着南流的秋水,流到父母的身边!”这样,一缕诚挚的爱,一丝温暖的情便如涓涓小溪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这段朴实的语言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浓浓亲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朗读的实效性。

3、创意朗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时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通过对教材文本积极主动的思考,在个性化理解和体验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形成自己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提高阅读质量。

如在阅读《孔乙己》一课时,有同学就提出:孔乙己的死不值得同情。针对这种观点,我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让孔乙己只能匆匆走向死亡”,举行小型辩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找到相应的论据加以支撑和说明。在多向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擦出理性的火花,清晰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悲剧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残害。它不但形成了孔乙己病态人格,扭曲了读书人的灵魂,也毒害了世人心灵。这样,学生在创意阅读中获得了新的感受,个性阅读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行,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如何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自主地体会、生发与拓展文本的意义。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使学生思想得以启迪,个性得到张扬,生命潜能得到发挥。

上一篇:新课改下中学英语学科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农村中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消极现象的体现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