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温暖生命最后的旅程

时间:2022-09-18 05:13:20

新举措 过去,癌症患者一旦进入终末期,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大多整日陷入深深的恐惧、孤独和绝望之中。现在,临终关怀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让患者在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没有遗憾地走完人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疗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加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事业从天津、汕头、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

李嘉诚基金会有一项专门收治晚期癌痛贫穷患者的“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项目,目前与内地32所大中型医院协作建立的宁养院,已服务终末期肿瘤患者超过15万人。这支专业的宁养团队,成为了国内收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排头兵。

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所进行的积极而全面性的医学人文照顾,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医疗护理内容。

临床“治”痛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心承受着极大的苦难。其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就是癌症带来的剧烈疼痛。资料表明,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病率高达65%~85%,重度疼痛患者占40%以上。患者终日处在“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极端恐惧与痛苦之中,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此时,医生会采取科学、规范和强有力的止痛治疗,以尽快减轻患者疼痛带来的心身痛苦,这是临终关怀首先要完成的基础性医疗工作。

症状控制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患重病,通常伴有除肿瘤原发病灶或转移所带来的其他一系列临床病症,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呼吸困难、咳嗽、气促、失眠、浮肿、胸腹水,以及创口溃烂、压疮、造口或导管梗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各种异常状况。医护人员会责无旁贷、想方设法地为这些患者解除或减轻不适症状,使他们尽快平稳和安定下来。

舒适护理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以患者感觉舒服为第一要素。护理人员会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整合不同护理手段与措施,以使患者达到舒适和平安,包括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协助排痰、局部按摩、膳食调配等多方面,事无巨细,耐心周到。当然,家属也可以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方法和技巧,以便患者能够随时享受到舒适护理所带给他们的实惠。

心理舒缓 统计资料显示,癌症患者特别容易并发抑郁或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占患癌人群的60%~65%。轻微的抑郁或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途径,即“谈话治疗”得到舒缓。而病情较重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则必须在心理科专业医师指导下,及时服用抗抑郁或抗焦虑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使患者从抑郁或焦虑状态下解脱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家属要特别关注患者可能发生的自杀倾向。

灵性照顾 终末期癌症患者常常由于自知自己来日无多而在精神和心灵层面产生困扰,如对死亡临近的恐慌,以及对后事的不放心等等,这些都会使患者和家属陷入极大的不甘、不忍、不舍的矛盾和悲痛之中。此时,医护人员会采取家庭会议、生命回顾、临终圆梦,以及艺术治疗(包括音乐、美术、工艺、娱乐等疗法),帮助患者摆脱心灵上的困扰,正确认知生死本是人类的自然规律,重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诠释,直面死亡。

哀伤辅导 临终关怀工作提倡“用心、用脑、用力”,为患者和家属做好“五全”服务(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和全社会),彰显人文关怀的医学本质与特色。因此,当患者过世以后,医护人员还会对其直系亲属做一些哀伤辅导工作,以使活着的人尽快走出哀伤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总之,临终关怀的着眼点是尽力提高和改善患者死亡前(濒死期)的生命质量,而不是刻意利用医学手段延长终末期患者的生存时限,与“安乐死”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内外的实践使人们发现,临终关怀采取的有效措施,可明显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速度,使众多终末期癌症患者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不留遗憾走完他们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坚果:最大众化的休闲食品(七) 下一篇:技术革新,抗癌“新武器”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