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18 03:48:17

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针对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数字电路》应用能力为核心,将项目驱动法引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此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

数字电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138-02

《数字电路》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由于其内容繁杂。某些原理抽象,与计算机技术联系紧密。初学这门课时常会感到比较困难,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学习主动性的高低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所谓学习的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应该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项目驱动教学法。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教学过程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板书、语言和各种媒体工具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2)以课本为中心,课本的内容就是传授的知识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突破的。(3)以课堂为中心,教室、实验室成为教学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师在这里不断重复着书本上的内容和已经安排好的实验。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动实施者;学生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是被动接受者。

2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

所谓的项目驱动法,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3)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4)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

《数字电路》的课程内容有利于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数字电路》课程是其它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课程的理论知识面较宽、实践技能要求高,不管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有较大的难度。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时,通过实施项目,将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系统学习,教学效果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促进就业。

3,1项目驱动法教学的实施

结合数字电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项目需求来进行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激发起更大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说,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和辅助指导的角色。

3,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项目的选取

在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中,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才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结合译码器知识的学习,设计了“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这个项目的驱动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现行教材中的译码器的知识,同时还接触到许多教材中没有的新知识、新技术,例如EDA工具软件的应用。教师和学生可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工程项目。

(2)项目的设计

一是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通过这些小的项目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二是项目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三是项目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项目设计时要考虑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四是以布置项目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项目一介绍完成项目的方法一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3)项目的开展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由组织教学、项目分析说明、结合项目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分组实践操作、课后独立完成任务阶段组成。在组织教学阶段,教师课前将学生分组,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组内学生的特点任命组长;项目分析说明阶段主要对课题各个分项目的意义和项目的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项目讲授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可以成功演示一次分项目的实施过程,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不演示,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等学生完成分项目后,由教师从项目驱动的角度进行总结。在小组实践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组长带着全组成员完成项目,培养组长的领导才能和组内同学的合作精神,通过组内同学的带动,水平较差的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4)教学辅导

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辅导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指导教材,学生根据指导教材反复实践。二是为该课程建立网站,通过网络实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三是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随时操作。

(5)项目的检查评估

项目设计检查评估是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项目驱动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教师应根据项目的形式设置评估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在评估方法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B/S结构的在线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