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

时间:2022-09-18 02:59:22

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在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尚未在实践中开展,导致很多共性问题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本文简单介绍了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实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项目 评价 土地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在保证新增耕地面积达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改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系统以及防护林建设,提高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有些在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只是为了应付验收,工程建设的标准偏低,新增耕地的质量不高,导致项目很难完全实现规划预期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已竣工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评价,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实施项目。

1.概念及内涵

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是指对照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决策、设计的技术经济要求及其项目的目标,通过对土地整治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找出项目实施实际项目规划设计目标的差异,客观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在营运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项目的效果、效益、作用和影响,其内涵是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后评价,判断项目目标是否完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否合理,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后评价反馈机制,指导拟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的改进和完善,提高土地整治投资收益水平。

2.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的构成体系

2.1 规划目标评价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目标是在项目在立项时所制订的、实施项目所计划达到的要求,比如新增耕地的数量,新建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建设情况,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等等。通过对项目的规划目标的评价,评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某项目的成功与否。它是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之一。

2.1 项目管理过程评价

随着我国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日臻完善,这为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实践中,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对各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不足或者偏差,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对管理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重视度不够,导致一些实施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从而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隐患。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管理中的漏洞或者缺陷,为更好的进行项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管理过程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

(1)项目实施过程中“五项制度”(公告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的落实情况。(2)项目管理过程中,承担单位与监管人员的配合程度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施工单位的协调度。(3)项目的内业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外业工程管护的效果。(4)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与工程进度相一致。

2.3 项目施工评价

项目施工评价即对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分项评价的方法,把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等四项主要工程分别评价,将各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中吸取教训,并把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项目施工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如:(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度、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的耕作层厚度等。(2)农田水利工程:新建的沟、渠、桥、涵、闸、泵站等的规格和质量、新建水利设施的实际工作效果、项目区内农用地的灌溉保证率等。(3)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建设规格和质量、田间道路系统的通达程度等。(4)农田防护工程: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和数量、其他防护措施的实际效果等。

2.4 “三效益”评价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土地整治项目成功实施的三个基本标准,因此,对于“三效益”的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效益变化,可以综合反映出项目的成功与否以及成功的程度。其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1)社会效益: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值、居民支持率、居民基础设施配套率的增加值、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等。(2)经济效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值、项目区总产值增加值、农地单产增加率、土地利用率增加值、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等。(3)生态效益:绿色植物覆盖率的增加值、土地质量的变化情况、灌溉保证率的增加值、防护林的密度变化情况等。

3.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3.1 对比法

将项目实施产生的实际效果与没有进行项目实施所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真实反映项目的实施带来的作用和影响。在进行对比评价时,要分清项目自身的作用和项目实施以外的作用,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通过项目实施前后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该项目的增产效益,从而完成对该项目耕地质量提高度的评价。

3.2 效益测算法

土地整治项目的效益测算方法从测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入手,把由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带来的效益变化逐一细化测算,从而可以对项目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可以通过新增耕地增加“安置”的农民人数、土地整治失业保险价值、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测算;经济效益可以通过原有耕地增产增收情况、新增耕地种植收入、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测算;生态效益则通过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情况、水土保持效果、绿色植物覆盖率等几个方面进行测算。

3.3 成功度法

所谓土地整治项目的成功度,是指项目实施后对于规划目标、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生态条件等所实现的程度。

依靠相关专家的经验,通过特尔斐法等方法,可以将项目的成功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表2)。

表1 项目评价成功度等级

成功度 等级 目标实现程度 项目的效益和影响

成功 A 已全面实现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成功 B 大部分已经实现 一定

不成功 C 非常有限 效益很低

非常失败 D 无法实现 项目不得不终止

其操作步骤如:(1)项目竣工一段时间后,聘请相关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2)相关专家综合考虑项目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对项目分别提出各自的评价意见;(3)综合考虑专家提出的评价意见,得出最终的评价结论。

成功度法的主观性较强,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其没有明确的外延,内涵也是相对的。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情况相对简单、实施难度相对较小的项目具有效率高、准确度较高的特点,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结语

土地整治项目的后评价是土地整治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项目实施的后评价,才能反映出项目的综合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后评价,有利于找出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项目最大程度地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土地整治决策水平,实现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和考核。但是由于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体系的构建以及方法的应用还不成熟,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进一步的探讨。

上一篇:别墅工程渗漏原因及处理措施 下一篇:提高征地拆迁工作人员素质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