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汉中市暴雨灾害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18 02:14:53

以来汉中市暴雨灾害及对策探讨

摘要:对2008年以来汉中市暴雨天气及其造成损失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汉中市暴雨天气总体上呈现出频率增加、范围增大、强度增强的趋势;暴雨天气发生时间跨度大、覆盖范围大、常出现的地区主要在汉江以南的巴山沿线以及秦岭南坡地区,单日极端降水观测记录呈现增加趋势,灾害损失大等特点。指出了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暴雨灾害的防御工作,加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暴雨灾害应急联动体制,尽最大可能减少暴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关键词:暴雨灾害;灾害损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D46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09-02

1引言

据统计,在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中,超过75%的经济损失、近70%的人员伤亡都是气象灾害导致的。暴雨在我国是一种较普遍的气象灾害,常常诱发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近年来我国广大气象工作者广泛研究了西北地区的暴雨及其灾害影响[1~5]。

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地势高差大,峡谷、深涧和小平坝相间,形成复杂的山地地形。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是汉中地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特大暴雨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持续时间短,成灾迅速,预测和防御难度大,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

22008年以来汉中市的暴雨特征

2.1暴雨中心在汉江以南以及留坝沿线

2008年以来,镇巴、南郑、宁强是汉中市暴雨中心,是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最多发的县区,其次为留坝、佛坪、西乡、洋县等县区。镇巴仁村、青水、简池、盐场、观音、长店子、南郑前进、新集、回军坝、忍水、喜神坝、宁强燕子砭、毛坝河、广坪、青木川、舒家坝、关口坝、红石梁、留坝火烧关、武关驿、佛坪十亩地等乡村均是大暴雨的重点多发地区。

2.22008年以来汉中市暴雨日数变化

暴雨日标准:按某一日24h内(前日20时至次日20时)汉中市境内任一县出现≥50mm降水则视为一个暴雨日。自2008年以来,汉中市暴雨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期间有波动变化,暴雨日数最多年份为2010、2011年。2013年,截止到8月上旬,该市已经出现15个暴雨日。

2.3单日暴雨的覆盖范围

单日暴雨的覆盖范围即单日出现暴雨的县数量,按当年内某一个暴雨日,有最多县出现暴雨,反映该年度暴雨发生的最大范围。

2.3.1覆盖县区的范围

汉中市各县(区)气象站建站以来单日同时出现暴雨最多为9个县(共出现2次),分别为1980年6月15日和1980年8月23日;其次为8个县(共出现9次)。近5年来,单日出现8个县级站暴雨共3次:2010年7月17日、2011年7月6日、2011年8月4日。2013年7月22日汉中市单日出现10个县区的暴雨,为历史最大范围暴雨过程。

2.3.2覆盖乡镇的范围

2006年以来,汉中市开始建设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站的数量从最初的11个逐年快速增多,2009年全市自动观测站为92个,到2013年增加到276个。综合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暴雨数据,近5年来强度最大暴雨中,暴雨出现的总站数持续增加(图2),同时暴雨、大暴雨在全市的覆盖率呈增高趋势,最大覆盖范围超过全市2/3的乡镇。

2.3.4单日降水量极值有增大趋势

暴雨日24h最大降雨量呈增加趋势(图3),特别是100mm以上的大暴雨出现频率增加,250mm以上的特大暴雨也时有发生,导致局部地质灾害、洪涝等暴雨次生灾害频繁发生。

2.3.51h暴雨极值呈逐年增大趋势

1h降水量≥40mm的短时强降雨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雨量极值均在70mm以上。最大1h降雨为洋县茅坪113.8mm(2010年8月13日),其次宁强毛坝河110.4mm(2012年7月13日)。

4对策与建议

4.1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汉中作为农业城市,其农林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均是气象灾害高影响产业,建立和完善面向基层农村、生产大户的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并加以考核,确立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升防抗灾害的能力,尽可能减少损失。

4.2完善部门合作应对气象灾害的机制

气象灾害的防御需各部门、各行业密切配合。一是各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趋利避害;二是共同打造畅通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快速覆盖影响人群;三是加强部门间沟通,使气象情报为防抗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4.3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汉中市目前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乡镇气象站,为暴雨预测及灾害来临的防、抢、撤提供更精细准确的科学数据,但维护量逐年加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业务体系相较省内其他地市仍有差距,仅靠中省投资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仍需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将气象投入纳入地方财政,予以保证。

4.4重视气象情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气象情报不仅对灾害防御具有指导意义,还能增加种养殖、旅游、交通、环保、生态等的“附加值”,促进增产增收增效。

5结语

暴雨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防御和减轻暴雨灾害的危害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在气象人的不断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高分辨数值模式、新一代天气雷达、乡镇气象站网等新业务的运行,使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暴雨及其次生灾害的预警也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暴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柳礼香.论陕南秦巴山区小流域沟道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2012(6):6~8.

[2] 毕宝贵,刘月巍,李泽椿.秦岭大巴山地形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J].高原气象,2006,25(3):485~494.

[3] 慕建利,李泽椿,李耀辉.高原东侧特大暴雨过程中秦岭山脉的作用[J].高原气象,2009,28(6):1282~1290.

[4] 梁生俊,马晓华.西北地区东部两次典型大暴雨个例对比分析[J].气象,2012,38(7):804~813.

[5] 段昌辉,武麦凤.渭河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滤波分析[J].气象科学,2012,32(1):110~117.

上一篇: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下一篇:福建省林下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