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学物理的认识

时间:2022-09-18 02:03:13

浅谈对中学物理的认识

摘 要:在教学设计理论及教育心理学的一般指导下,结合中学生的情感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兴趣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学习兴趣的特点。在研究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的一些想法,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中学物理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兴趣培养

一、引言

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理论与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论题,也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杜威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在其专著《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中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结果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已经有很显著的成就,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科研成果,并且结合自己对物理教学的一些认识,系统的阐述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希望它能给广大物理教师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实践帮助。

二、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清代王均也说过:“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这两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基本上两种:

1.兴趣的定向作用

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常常是由自己的兴趣来定向的,特别是志趣,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进取方向,奠定其事业的基础,兴趣的这种定向作用,还可以表现在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上。例如:一个从小就很喜欢讨论风、雨、雷、电、云和雾等天气现象奥秘的儿童,长大之后就可能去学气物理学或气象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以免产生定向性的错误。

2.兴趣的动力作用

所谓兴趣的动力作用,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学生对于某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就会推动他们满怀乐趣地去进行钻研,人的兴趣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着的。如: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如影随行,如响应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当的兴趣乃是一种崇高的情操。同样,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善于唤起并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中学物理学习兴趣的特点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进入中学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物理学习兴趣特点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观察兴趣(学生对奇异现象感兴趣)

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从初中的二年级开始的,启蒙阶段学生普遍对物理学习有一种新奇感。绪论课的几个演示实验就能把学生对物理学习引进一个绚丽多彩、新奇无穷、运动变化的世界,奇妙的物理现象将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刺激,引起学生观察兴趣,由于这种兴趣是停留在被观察的物理现象的表面上,并没有深入探究其原因和内部规律,因而这种兴趣是个不稳定的,会随着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2.操作兴趣

操作兴趣比观察兴趣要持久,他会促使学生产生动手的愿望,以便了解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在初中三年级物理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这一抽象概念教学时,演示两快表面干净而被压紧的铅块吊起重物的实验,当教师把钩码一个一个加上去后,两块铅块仍不分离。教师问:有谁愿意到前面来,将这两块铅块拉开?当学生把铅块拉开后,下面的学生还想用手摸一摸那两块铅块的接触面,似乎想捕捉到一些什么。这种操作使学生的兴趣尤然而生,又进一步激发了认识的兴趣。

3.因果认识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学习兴趣更加的集中,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起作用。所以,学生学习兴趣的中心已经由了解怎样改变现象发展到了进一步探求现象变化的原因,理解它的物理实质。但知道了一个物理现象的原因时,兴趣已在驱使学生了解这个现象发展下去将会有怎么样的结果,也就是对事物的因果关系感兴趣,这是中学阶段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认识兴趣。

4.概括认识的兴趣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化,逐渐领悟到世界上更多的事物乃至整个物理是有规律的,物理规律在科学与生产技术的发展中是举足轻重的,当学生把学习兴趣与自己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后,认识兴趣就能长期稳定下去,并发展为志趣,个性心理特征也趋于基本稳定。

四、教学中兴趣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味地“教”书,“以书为本”,不善于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不去考虑学生学习的条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的需要,只是死板的套用课本和习题集,致使学生认为物理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原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也被冲淡得一干二净,再者,对于当前的应试教育下,我们更多的学校在高三或初三的这一年里都在备战高考或中考,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匆忙的完成了所有中学物理必修课的内容,所以,三年级的物理课都是以“复习”为主,而复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处理大量的习题,并且伴随着频繁的单元测试、章节测试、校内小考、校外大考等等。学生面对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习题、习题还是习题”。主要精力是做练习,以便掌握好高考必备的基础知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只能寄托于大量的习题上,学生在这种固定化、单一化的学习程序下奋战,其结果只能是大量的学生败下阵来,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恐惧。在我教育实习时,有一位学生曾对我说过:“没有高考,我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一下物理和实际的问题,探索一下物理的奥秘。”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高考的价值,中学生对物理的厌学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这是由学生主体活动和学生求知需要发展所决定的。

六、结束语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话题,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学习兴趣的特点,最后,系统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兴趣的五大方法。但每一个教学设计和方法都有地域性,请广大的教师就当地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条件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谈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