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18 12:04:26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可通过激发兴趣、加强探究、注重应用等环节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在兴趣引导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敏捷性、探究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还有理想、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一些概念、规律之前,最好能够接通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我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邻居家生了一个小孩,夜里孩子怕黑,总是哭啼。其家人买了个灯具,可光线又太亮。那么,怎样让灯光变暗呢?”这样创设情境,学生兴致盎然,纷纷畅所欲言,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经过讨论,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电阻知识,想到两种较好的解决方法:1.减小电压;2.增大电阻。我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你的判断对不对?你能通过实验验证吗?随后,我又要求学生说出家中既能发光又发热的东西有哪些,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家里既发光又发热的东西很多,如白炽灯、日光灯、红外线取暖器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用电)。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在猜想验证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学科是不少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科,“物理”顾名思义,就是要“悟理”。而“悟理”的最好方式就是在问题中引导学生猜想,在猜想中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得到验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实实在在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导入新课之后,我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又有什么关系?通过

讨论,学生认为:既然电压变小或电阻变大,小灯泡会变暗,那就说明当电压变大,电流会变大;当电阻变大,电流会变小。

我趁势追问:那么如何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室里,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大多能总结出:(1)保持电阻R不变,看改变电压后电流如何变化;(2)保持电压U不变,看改变电阻后电流如何变化。

尽管控制变量法是这节课第一次出现,但在初二开始就学习了这种研究方法,所以这里通过巧妙的衔接,复习了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两个小问题:这里的实验要用到什么仪器?如何才能多测量出几组数据?这两个问题是针对学生设计出的电路无法改变电压U,只能测出一组数据而预先设计的。至于怎么来改变电压U,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可以改变电源电压,也可以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当然增加滑动变阻器更方便。

尽管学生提出来的设想,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都不要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完善。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经常会出现电压能调到1V就调不到3V,能调到3V就调不到1V,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组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又会提出新的猜想或疑问,从而将探究学习引向深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理解与记忆的最好方式是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用剪刀修剪树枝,那么怎么剪才能更省力?

此题的关键是怎么剪才能更省力。要使杠杆更省力,应该让剪刀的动力臂比阻力臂更大些,即让树枝靠近刀轴,手放在刀柄的末端,这样会更省力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会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又如,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那么汽车的油量表的指针为什么能指示油箱油量,请根据图示说明它的工作原理。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

此题是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此题使学生对浮力、杠杆、欧姆定律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很好地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通过具体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应有的意识 下一篇: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