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莽古尔泰之军政生涯

时间:2022-09-18 10:43:50

摘要:莽古尔泰,作为后金四大贝勒之一,以弑母和拔刀相向皇太极而为人所知,但其英勇善战过人谋略促进满洲政治的演进而鲜为人知。最后因谋反而落个惨淡收场,他的一生沦为皇权之争的牺牲品。

关键词:皇权;实力;谋反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69-01

莽古尔泰(1587年-1632年),在努尔哈赤确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时,与代善、阿敏、皇太极为后金四大贝勒。他在努尔哈赤晚期及皇太极为政初期,都成为满洲政权政治演进变迁中的关键性人物。对其史事的探研,无疑会大大地促进清入关前史研究。

一、莽古尔泰的地位

天命四年李民寏,对八旗作了如下的叙述:

“余四高沙,曰红歹是,曰亡古歹,曰豆斗罗古”①据李民寏记载,八旗之中莽古尔泰正兰旗。由此可见,莽古尔泰地位颇为重要。其因,有几种分析:

(一)子以母贵。莽古尔泰之母乃努尔哈赤的大福金富察氏,与努尔哈赤共患难创业建国。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叶赫、乌拉九部联军来攻。滚代推醒太祖曰:“今九国兵马来攻,抑畏惧耶?”②可知滚代皇后心系国安。身为滚代之子的莽古尔泰,当然会多得努尔哈赤几分青睐。

(二)英勇善战。“岁壬子九月,(莽古尔泰)从上征乌拉,克城六”。③莽古尔泰上征乌拉连克六城并表现优异。女真族是射猎的民族,对武力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对军臣的考察很重要的标准即他在战场的表现。据此,这肯定是努尔哈赤最信任和并委以重任的最重要原因。

(三)胆略。当代善威摄诸弟贝勒与努尔哈赤因岳托、硕托受虐之事处于对峙时,莽古尔泰立场坚定站到汗父一边。“莽古尔泰我们父子(发觉)大阿哥听妻,尔等诸贝勒大臣窥伺大阿哥之脸色,竟一言不发。”④努尔哈赤已指出代善之过,诸多贝勒大臣仅窥伺却一言不发,唯莽古尔泰明确拥护汗父之训谕。此举确实增加汗父的倚任和重用,也为其在采取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决策增加了可能。

二、莽古尔泰与皇位之争

(一)莽古尔泰与努尔哈赤的关系。虽位居大贝勒,但却没把他列为继承人之列。“岁壬子,从太祖伐乌拉,克六城,太祖曰:止!无仆何以为主?无民何以为君?随毁六城。”②攻打乌拉之时,太祖明训止战,而莽古尔泰违背之言,随毁六城。潜弑生母本意为邀功讨宠。曾不料,却惹来 “不择手段”之名。所有这些,都使得努尔哈赤对他有所顾虑,同时,按照北方传位幼子的传统特殊关注莽古尔泰都没有十分服众的理由。

(二)莽古尔泰和兄族关系。(1)和代善之关系,因其虐待岳托硕托之事,在众多阿哥大臣仅以窥伺之态时,莽古尔泰说其虐待为实,不免会生敌意。(2)和褚英之间,褚英对其也不甚友好。“(诸瑛)谓曰:褚弟,若不拒吾兄之言,不将吾之一切言语告与汉父,尔等须誓之。”⑥由满文老档里的叙述来看,褚英对兄弟和大臣强权威胁当然也包括莽古尔泰。(3)德格类,在审理乌尔古岱督堂收纳汉官馈物之案件时。太祖“四贝勒,惟尔等知也,其他贝勒何故不知?”⑦而皇太极德格类济尔哈朗岳托额尔德尼五人分属五旗,按国制是不能越旗私下交往。可见,德格类和皇太极关系不一般。(4)和皇太极之关系,从威望和实力方面,也无法和皇太极相抗衡。同时自身利益的纷争让他们不可能走得太近。

(三)军功集团方面,莽古尔泰无优势可言。(1)阿敦的获罪可看出,势力关系的远近。天命六年九月,阿敦革职监禁。原因是他拥戴皇太极为汗位继承人。(2)额尔德尼的关系,也看出莽古尔泰的孤军之力。因额尔德尼和四贝勒皇太极走的近引起努尔哈赤的反感以至于招致杀身之祸。“于辽东时,一寻额尔德尼,即已去四贝勒巡察之处,复寻之,仍又去四贝勒巡察之处。”⑧由此可见,额尔德尼实属皇太极集团之人,是莽古尔泰权力巩固和上升的重要障碍之一。

三、莽古尔泰不得善终及原因

不能问鼎皇权得以善终也算不错之举。可莽古尔泰以重罪身死夺其爵,其子额必伦坐死,馀子并黜宗室。莽古尔泰性格暴躁引起皇太极的嗤之以鼻。其实真正惹上杀身之祸还是触及了皇太极的皇权。再想想代善、阿敏等的遭遇,或许莽古尔泰的结局也不能算多么特殊?

注释:

①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②《武皇帝实录》卷一.

③《八旗通志》第四册,2231页.

④《旧满洲档·昃字档》.

⑤《清史稿·三十传》8999页.

⑥《满文老档·太祖》卷五十四.

⑦《清史稿·列传四》9013页.

⑧《满文老档·太祖》卷51.

上一篇:明代祭孔礼仪的嬗变 下一篇:从《一九四二》和《唐山大地震》比较 探寻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