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时间:2022-09-18 09:40:49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一、绿色营销观念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适应21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1.倡导绿色消费意识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意识到使用绿色产品、采用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在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

2.采用绿色标志

在绿色市场发展期,使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在企业的产品上贴上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产品,保护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压力,有利于绿色市场尽快成熟起来。

3.培育绿色文化

绿色营销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要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

三、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意义

1.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获得良好的效益。

2.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象征

以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企业形象的树立,是企业及其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高尚思想境界的体现。追求绿色形象的企业,其理念和行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的楷模。

3.实施绿色营销有利于打破绿色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产生了。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逐步向外向型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也以环保为名,构筑起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冲击。通过强化绿色观念,重视绿色设计,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包装,积极争取ISO14000认证等措施来实施绿色营销,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四、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应采取的措施

实施绿色营销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即研究(RESE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和消除对有害物质的排除;循环(RECYCIE):对废旧物资进行处理和再运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会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1.政府主导

(1)政府应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和绿色标志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合理调节经济增长对有限资源的需求。

(2)制定和完善相关环保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一方面,对照国际标准,在现有法律、条例、法令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另一方面,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现阶段我国绿色营销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到”既经济又环保”,化解这个”两难选择”的唯一现实的途径是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实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既符合消费者绿色需求,又符合环保质量标准,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的产品。

进入21世纪,美国掀起了一场被称为”再制造”的回收热潮,从汽车蓄点电池到打印机墨盒和电脑,几乎任何旧的东西都能够得到再生利用。日本环境省也出台相关政策,迫使企业对60%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在面向未来的绿色营销浪潮中,与其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一展高下。

2.设计绿色产品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在英国,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在德国则高达98%;在美国,在1990年就有26%的家用产品都是在”绿色旗帜”下推出。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要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更要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

(1)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的废弃物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

(2)刺激绿色需求。营销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营销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并从不同层次的需求上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才能为进一步的绿色营销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所谓绿色消费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意愿。绿色消费需求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比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时已经在考虑排放标准,无氟冰箱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对人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安全保护。

3.制定绿色价格

绿色产品的价格因其技术、原料等原因造成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商品高,而在我国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企业可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 转贴

上一篇:康明斯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 下一篇: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