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及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8 09:16:06

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及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重大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医药企业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应有其特殊界定和动力。运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进而得到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可为提出推动中国医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药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40-03

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中国医药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部分企业还主动向社会责任报告。但与此同时,部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却欠佳,危害事件频发。

一、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及履行现状

1.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经典解释是Carroll提出的金字塔模型,即CSR分为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绝对(慈善)四个维度。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则源于世界卫生组织1946年的,即“得到最高标准的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医药企业CSR有其行业特殊性,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与法律、伦理道德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保证医药产品质量是医药企业首要CSR。另外,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不欺瞒投资者、为顾客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保护环境、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减少人类的疾病痛苦等,都是医药企业应承担的CSR[1]。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医药企业CSR包括质量安全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公益责任。结合文献和中国国情,本文认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发展阶段之下,医药企业立足于本产业特点,在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上,在企业能力范围内,基于患者、员工、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合作伙伴、股东和债权人、政府、环境和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行为期望所需承担的责任。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对社会需求从被动履行到主动适应的结果。

2.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中国医药企业已开始关注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已经把履行CSR作为企业运行的重要部分。2008 年3 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了中国医药行业首份CSR报告,系统描述了其在经济、社会、行业和环境等方面的CSR。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成为中国首家通过国际SA8000 管理体系认证的药企[2]。复星医药于2009 年开始向社会公开了医药企业年度企业CSR报告,从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合作伙伴、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等方面披露了CSR的履行状况。此外,不少大型医药企业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进行公益性捐助、与社区联合开展医药卫生宣传及与高校合作创办实习基地。

但同时,近几年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医药企业CSR履行现状令人担忧。如,从2006年的“欣弗”事件、“鱼腥草”事件、“齐二药”事件,2007年的“佰易”事件,2008年的“肝素钠”事件、2010年的假狂犬疫苗事件到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重大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而且还涉及知名医药企业。此外,2011年的哈药“污染门”事件则显示出医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缺失。可见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比较突出。

二、医药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1.问卷的形成与数据收集。(1)驱动因素的选取。基于文献检索,结合对医药企业管理者、高校专家、医药行业协会专家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访谈咨询,得到24个初始变量[3]。第二轮专家访谈中,由专家对各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和筛选,剔除5个显著不重要变量,最终确定了本次调查的19个变量。(2)目标人群的选取。调查问卷针对医药企业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发放,因为他们对于CSR把握得更加准确,他们也是企业履行CSR的决策主体。这可以保证问卷结果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3)问卷的形成。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和驱动因素两大部分。驱动因素初步分类包括环境利好、法律、客户利好、员工、培育竞争力、股东和债权人、行业协会与公众等类总计19个测量变量,运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打分,1表示无驱动作用,7表示驱动力最强,数字越大驱动力越强。(4)描述性统计。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向33家制药企业的管理者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05份,回收率为87.5%,有效问卷1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采用SPSS17.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调查企业有66.67%为成长期,30.3%为成熟期。企业性质民营占42.42%,国有、股份制、合资和独资约都占15%左右,企业规模分布以中大型医药企业为主。具体基本信息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2.运用因子分析确定驱动因素。(1)原始变量的检验。首先进行原始变量检验,以确定待检验的若干原始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得到KMO值为0.714,根据Kaiser给出的标准,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适合因子分析。综合两项检验,可以认为本研究适合做因子分析。(2)提取公共因子。本研究按特征值大于1和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不低于75%的两个条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公因子。根据输出结果,有6个特征值大于1,提取前6个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78.665%,说明原始信息总量的78.665%已经被提取,满意。所以提取这6个公共因子能综合反应医药企业CSR的真正驱动因素。(3)公共因子的提取和命名。考察驱动医药企业履行CSR各因子可解释性时,本研究进行因子旋转,以便得到最佳的解释方式。将变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个变量来说,其在哪一个因子上的载荷绝对值最大,就应该将其归入哪一个因子。下表是按照设定的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结果。根据输出的旋转成份矩阵所示的每个变量在各个因子上的载荷绝对值的大小,将变量归纳为下表所示的6个公共因子。综合分析结果及专家意见,本研究对各公共因子的命名如下:

上一篇: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价值管理实施过程研究 下一篇:军工行业的制度壁垒与社会资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