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8 08:42:18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分析25例EvansI、Ⅱ、Ⅲ型、Ⅳ型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平均72岁,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及疗效观察。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3~4个月内获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l9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交锁钉切割股骨颈。无髋内翻及骨折不愈合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具有动静力加压双重作用,术后早活动、晚负重,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骨折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由于高龄患者全身机能下降,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手术引起的病死率,现大部分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2]。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随访11个月,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65~92岁,平均72岁;左侧12例,右侧13例。致伤原因均为跌倒致伤。骨折按Evans分类:I型1例,Ⅱ型8例,Ⅲ型13例,Ⅳ型3例。均经临床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本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和内科系统疾病。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患肢骨牵引或皮牵引制动,完善各项检查,对老年患者的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做出初步评价,合并内科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相关科室指导下重点提升心肺功能、调整血糖、控制血压及肺部感染,伤后5~7 d进行手术治疗。术前结合X线片观察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合的动力髋螺钉。

1.3 手术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持续纵轴牵引下,患肢外展约30°,稍屈髋,足轻度内旋位进行骨折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取股骨上端外侧切口,显露大转子及股骨干上段,取大转子顶点下2~3 cm前中1/3交接处为导针进针点。用130°或135°角度导向器并将导钉于前倾15°(与股骨颈平行)打入,针尖距股骨头软骨下约0.5 cm,导针在股骨颈中下1/3处,接近股骨距,予导针上方平行钻入2根临时固定针,防止骨折移位、旋转。C型臂正、侧位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颈内,测量导针在骨中长度,选择长度适合的滑动螺钉,调节组合绞刀的长度,依次扩孔、丝攻,拧入长度合适的髋螺钉,DHS钢板置入股骨正外侧,皮质螺钉固定钢板于股骨干,一般骨折远端不应少于4枚螺钉,最后拧滑动螺钉尾部加压螺钉。对于小转子大块纵裂骨折者,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抗凝、抗骨质疏松、扩血管、消肿止痛及支持治疗。复查血分析,如果血红蛋白低必要时予输血处理,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有效抬高,术后2~3 d指导股四头肌静力功能锻炼、下肢按摩、静脉泵治疗,术后5~6 d切口疼痛缓解后患肢CPM训练,1周后膝、踝、髋关节不负重活动,稳定骨折,术后两周扶双拐下床站立,4周后带双拐逐渐负重活动,不稳定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摄片证实有明显骨痂生长后,才可扶拐部分下床活动。

2 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患肢外旋短缩畸形,无内固定切割、松动、断裂情况发生。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3]:优l9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

3 讨论

3.1 术前患者评估 高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气管炎、营养障碍、骨质疏松、身体代偿机能差等疾病,骨折外伤后能否再次抵抗手术创伤,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如果患者伴高血压病,应控制血压在160/90 mm Hg以下;伴有心脏病应选择3个月内无心肌梗死发生,6个月内无心功能衰竭,心功能Ⅲ级以上,无严重心律失常;呼吸系统疾病应予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评价呼吸功能;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空腹血糖在8.0 mmol/L;营养不良的患者,控制血红蛋白大于100 g/L,白蛋白大于30 g/L,必要时考虑予输血治疗;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重手术;对于活动能力差或偏瘫患者仍可手术治疗;老年痴呆者,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神志不清、昏迷者及严重骨质疏松者均不宜手术;患者及家属极不配合的建议不宜手术,容易引起除医疗因素以外的矛盾。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心肺脑系统疾病,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早期手术干预,可以阻断患者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使患者便于护理、早期坐起或下床活动,使患者疾病朝着良性循环改变。3~72 h为最佳手术时间,如果延迟手术3 d,患者的病死率会增加一倍[4]。笔者认为在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尽早手术治疗;如果伴内科疾病尽早内科会诊,调整至稳定状态择期手术治疗。

3.3 骨质疏松症处理及内固定的选择 (1)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明显,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暴力就易引起粉碎性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手术要特别注意。术中骨折牵引复位要轻柔操作,内固定置入过程尽量避免反复,致使螺钉把持能力较差,甚至松动、脱落,影响内固定的稳定性,骨折为粉碎性,必要时予植骨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小心搬动。术前、术后应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常规给予口服钙尔奇D、阿法D3骨化醇、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2)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较多,目前临床上主要有DHS、PFN、PFNA、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笔者认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手术要尽可能创伤小,手术时间要短,内固定要简单、坚强,还与操作者手术熟练程度有关。以DHS为代表的滑动钉板内固定系统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金标准,它由高强度的套筒钢板刚性联结结构加上一枚拉力髋螺钉组成。DHS的套筒连接方式能承受280 kg的抗弯能力,能很好地抵抗内翻剪切应力,可有效防止髋内翻发生,滑动装置为动静力固定,既可以增加骨折之间的压缩力,促进骨折生长,还可以预防股骨颈螺钉切割,符合生物学原理[5-6]。回顾分析DHS对EvansI、Ⅱ疗效最好,EvansⅢ骨折,通过对骨折小转子用拉力螺钉固定也取得了良好疗效;而EvansⅣ型疗效最差,股骨粗隆下及反转子间骨折易引起内固定的失败,因为反转子间骨折本身有向外移位的倾向,而DHS系统是通过近端骨块向外下移动(加压)获得稳定的。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段内侧稳定的适合DHS系统。有学者认为PFN生物力学上优于DHS,能够将髋部应力传至股骨干,使股骨距接受载荷小于DHS,不易引起髋内翻。但高龄患者骨质疏松严重,髓内针进针点易引起大转子的劈裂或粉碎,其次髓内针隐形出血也不比DHS小,操作难度较DHS大,手术时间长,费用昂贵。DHS在基层医院可操作性较强[7]。

3.4 手术操作技巧 DHS内固定极易引起髋内翻及髋螺钉切割股骨头颈、钢板螺钉断裂、骨不连,要避免出现此类并发症:(1)股骨外侧壁的完整,髋螺钉的拉力作用主要靠外侧壁完整作为支点,使两骨折端靠拢,而外侧壁不完整,则失去阻挡,股骨近端外移,股骨干内移,套筒钢板剪切力增加,易断裂,Palm等研究22%的外侧壁骨折患者需要翻修[8]。(2)注意小转子及后内侧骨折块复位,股骨小转子及后内侧皮质为压力侧,若此处骨块未得到良好的复位固定,负重时压力侧失去支撑支点内移,张力侧的张应力则显著升高,近端皮质骨螺钉可能松动、拔出、断裂,易发生髋内翻[9]。(3)进针点的选择,一般在大粗隆下2~3 cm之间,导针打人股骨颈中下偏后方。有学者研究显示滑动钉正位于股骨颈长轴下1/3,侧位于股骨颈长轴的正中生物力学最稳定[10];置钉方向不正确,易使套筒钢板不服帖,强行固定可致内侧张开或骨折端劈裂,降低固定强度,髋螺钉切割股骨颈。(4)髋螺钉尖顶距(TAD)小于25 mm,不易股骨头颈脱落[11]。

3.5 围手术期处理及功能锻炼 高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围手术期需积极治疗合并的内科疾病及术后并发症。(1)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调整血糖,抗骨质疏松,指导肺功能训练,鼓励咳嗽,加强护理,预防肺炎;(2)术中预防性抗生素静滴,尽量选用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可控性强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操作微创、简单、有效、快速,避免粗暴加重骨折;(3)术后续抗生素静滴,预防感染;第2天抗凝治疗,下肢静脉泵处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保护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伤的药物,注意监测肝肾功能;(5)结合骨折内固定情况,术后择期下肢CPM配合主动功能锻炼,尤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Little N J,Verma V,Fermando C,et al.A prospective trial comparing the Holland nail with the dynamic hip screw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 Br,2008,90(8):1073-1078.

[2]郑臣,苏培基,黄星垣,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61.

[3] Harris W 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1969,51(4):737-755.

[4] Zuckerman J D,AHARONOFF G.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perative delay in older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Am),1995,77(10):1551-1555.

[5]王福权,骆燕禧.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应力测试和对髋部骨折的治疗的初步结果[J].中华骨科杂志,1990,10(3):165-168.

[6]苏子新,马新华,王贵良,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4):344-346.

[7]张培训,党育,薛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9):785-788.

[8] Palm H,Jacobsen S,Sonne-Holm S,et al.Integrity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in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a reoper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3):470-475.

[9]董英涛.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04-6605.

[10] Wu C C,Shih C H,Lee M Y,et a1.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location of lag screw of a dynamic hip screw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J].J Trauma,1996,41(4):699-702.

[11]卢世壁,王继芳.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8.

(收稿日期:2013-04-16)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妈富隆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青春期功血分析 下一篇:梅尼埃病患者采取七叶皂苷钠注射治疗的临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