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图像与艺术

时间:2022-09-18 07:16:18

“语言”的图像与艺术

【摘要】《视觉语言探析》是关于视觉文化与图像学研究的一部学术专著。它以生物学意义的视觉认知经验和范式为基础,对符号化的图像和图像语言的构成形态与法则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分析,对语言符号学视域下的图像形态、经验、意义和功能等一系列命题进行了结构性解剖与阐述,并就图像表征与修辞的视觉话语艺术做出深度的哲学诠释与理论构建。

【关键词】 视觉语言;图像;艺术;符号化

如果说图像是视觉的“语言”,在艺术学界不会有谁怀疑与反对,因为视觉艺术的“语言”可以是形式,可以是表意,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新兴流行的符号的代名词,不一而足;而传统语言学研究者也会认为这是与自身研究相区别的另一领域,即使表达怀疑,也能够包容其作为隐喻的需要和价值。但是,如果有人说,图像与言语、文字一样都是人类所必须依助的信息载体及“语言”形态,这可能就意味着一种对习惯的叛逆与颠覆,一场难以求解的持久争议。

卡尔·波普尔(Rene Descartes)曾指出,人的认识包含了两类极端:一个是逻辑,一个是混沌。关于图像也一直存在着来自价值和工具属性的争论,即这一研究领域既包含感性的艺术价值判定,也包含对自身意义载体的界定困惑。也就是说,图像是意义的视觉呈现,还是意义的视觉语言,视觉如何形成语言,学界争议很大,甚至不愿触碰。这源于符号学兴起和视觉信息媒介大发展以来我们面对的诸多困惑和疑虑。我们开始清晰感受到视觉图像对于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也再难以回避如何理解与看待其符号化信息交流媒介与工具问题。

学者朱永明撰写的《视觉语言探析》专著恰是对这一学理性问题的大胆破禁与探索。他提出,虽然这些极富争议的敏感话题在部分人看来可能早已有了答案,或者因为必然涉及人的深层次精神世界被认为是最好不要触碰的无解难题。但是,这恰是视觉艺术基础研究无可回避的领域,作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不可能一直视而不见:“必须承认,我们还远没有了解语言与图像的全部真相和真理。”

当然,朱永明提出的图像“语言”观念更多是图像“语言性”的思考与论证,也就是区别于言语文字的视觉话语建构与表述的探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从广义语言符号视角,将言语、文字、图像、音乐等人类的符号语言体系视为人类思维的多元化媒介,已经直指人类思维工具和思维本身,这无疑是对自身“语言”认知的重要突破。也因此,作者没有被传统“语言”与“艺术”认知所束缚,而是从问题的源头入手,把生物学意义的视知觉生理与经验作为广泛的人类认知基础和精神源头,深入到作为语言信息载体的大脑思维与智能结构中,讨论人类“语言”与“艺术”的本质差异,重新审视与修正了视觉符号语言在人类历史与现实中的依附关系。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曾把图像的意象性归纳为绘画,符号和记号三种标记区别,而这里的意象其实不单是可见的图像,更重要的是一种符号化的抽象能力,或者可以理解为对原型的“观念抽象”,因为只有人类具有独立的抽象能力,符号才可以成为图像和现实的媒介,因为符号的认识可以解释为视知觉的某种变现方法,图像的认知,交流,传播才可能具备成为思维层面的语言功能。

我们知道,视觉是人类感受自身和形成可辨历史的来源。因为视觉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从感知的渠道获得存在感与对象经验的最重要途径,因此符号化的视觉图像文化必然可以作为艺术并超越艺术,成为一种更广泛的文化研究。作者由表及里地深入视知觉和符号学理论,也就是说他不仅关注看的方式,也关注看的主客体关系,关注认知内部和外部形象之间的思维形成过程,着重梳理图像形成语言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因素,以区分精神图像和世俗图像的产生因由,解释不同学科对图像认知中的关联和差异。他从图像发生和知觉原理入手,对视觉文化做了技术性的基础剖析,通过分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如何形成可以有效沟通和具有审美情感价值的视觉语言功能,建立了图像文化视角下的学理性哲学表述,即“图像话语”如何建构视觉的呈现和艺术的修辞,以及其语言学形态的图像话语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图像是一种视觉化的语言,符号化媒介语言不仅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基础工具和基本手段,也建构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基础。作者从这个立场出发系统阐述了视觉转化为“语言”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研究了当下视觉文化中视觉传播的特征和形式要素,图像背后的信息与观念形态。通过研究上的整体性把握,把艺术问题还原到人类整体符号文化的语境之中。

作者不仅从视知觉基础的生物学视角阐述了现代认知科学领域里已被证明的图像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内在逻辑,也为当前艺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仅有感性语言认同而缺乏理性认知构建的悖论作了去魅性的基础理论补充。同时,作者试图通过视觉的认知心理的结构性剖析带领读者理解完整的视觉图式关系,从对格式塔心理学批判性的思考入手,就视知觉中的经验模式,概念生成,视觉认知等展开了视知觉和思维关系的讨论,揭示了视知觉的理性特征,视觉思维的独立形态,以及如何形成范畴化对象等结构性的原理规律。拥有辨识和组织事物的能力才使图像构成独立于言语存在的成为可能,这是人类直觉和经验的认知基础上对视觉形成图像和语言总体性知识系统的规律性把握。

作者从图像语言的沟通和传播的功能需求层面来探讨图像作为符号化物质形态表征的过程和规律,同样从神经镜像机制推演人类建构自身心理空间与经验的生物学法则,深入论述了图像的起源和其中包含的精神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式法则的形成如何成为艺术实践的发生方法和艺术形态的形成因素,同时进一步说明了符号的表征如何转换成为图像的物质构成,而这种构成即是广义的形式,本质是承载着图像符号化意义的物质形态。在这个章节中,从艺术和设计美学的经验出发,分析和阐述了图像抽象的规律和形成符号的意义和功能,同时也让这种符号性的视觉感知成为人类从物质经验到精神体验的基本来源和出处,当然作者这里强调的一种学术立场是形式并非是自发形成艺术的基础,而是通过形式修辞的力量,参与了人类精神的建构,而这个修辞的过程同时就是图像符号化生存的一种立场和方法论。

作者回顾了语言观念的变迁,比较了语言和图像两种不同思维表述模式成因和差异,颠覆性地揭示出传统语言观的某种偏狭立场和限定。他通过对语言机制形成的,和对信息,符号和与语言关系的讨论,直指意义产生的表征系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以语音为中心的传统“语言”概念,实质是意义符号和编码参与的过程,而图像正是这个过程的重要介质。同时,作者还通过语言的多样性分析来说明视觉图像如何因循生理的、社会的内在逻辑形成一套独立和完善的“语言”或者说是语言性的符号体系,并实证性地援引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哲学理论,用书画同源的传统佐证了符号形式和符号语义的共生统一。在这一论证过程中,作者通过展示图像认知中一些被误读的认知问题,比较研究了中西对语言的不同观念,进一步巩固了图像语言学理建构的理论基础。

通过图像修辞的类型分析和图像视觉呈现的意义说明,才可能合理建立本书结论性立场,即图像语言符号的形成。作者在最后的章节中分析了视觉语法和言语语法的差别,讨论了作为图像的话语结构,即图像符号在其话语组织中如何形成层次性的传递,既而最终实现视觉话语的表述能力。他从逻辑空间和非逻辑空间的类型划分入手,让图像的记录和表现功能有了现代意义的修辞价值和规律性总结。按照作者的结论和观点,图像话语功能将图像分为记录类型,叙事写意和观念类型,而从修辞的角度则产生了物理逻辑空间和非物理逻辑空间的形态交错,让图像的话语修辞有了基本层面的形式结构与意义结构关系。事实上,与物质对应的视觉符号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心印”——“意象”说具有相似的表述,因为有了以视觉表述为特征的图像语言,在传播中才能突破线性传播的语音中心,实现整体历史和知识性的意义连接,并将物质迹象以非物质的形态保留下来。

显然,视觉修辞的说服力在艺术中具有显现的重要功能,但只有把握适合信息传播的途径方法,对图像的原型深度解剖才可能就艺术图像形成与表达等问题确立出一套有价值且适度的技术规则。本书以一种清晰的逻辑和实证主义立场,完成了对图像内在结构意义的解剖,清晰展示了图像语言的媒介形态价值只有通过符号编码的语境转换才能产生意义,或者说视觉的记述是人类语言对物质世界阐释的重要互证。这也是奥托.纽拉特(Otto Neurath)建立的伊索体系(Isotype)中关于视觉的自主领域的判断:图像的符号语言,一个和书本话语世界并存的世界。

作为语言的图像艺术观念或许还会经历长时间的种种争议,但众说纷纭中我们已经很难忽视作者对图像符号语言学问题的多元思考。图像的艺术学研究不会是先验的判断,和艺术发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也并行不悖,在今天,理性主义和逻辑论证事实上愈发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特别是图像学研究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由此,如何科学探索与发现图像语言形成的内在原理和规律,对现有艺术理论的认知与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与再认识,对今天的我们就更突显其重要性,而这正是《视觉语言探析》所能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上一篇:中国画追求意境表现探析 下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探析